基本解釋
● 鶴
(鶴)
hè ? ㄏㄜˋ
◎ 鳥類的一屬,全身白色或灰色,生活在水邊,吃魚、昆蟲或植物:鶴立。鶴發(fà)。鶴壽。鶴駕。鶴長鳧短。
英文翻譯
◎ 鶴
cran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鶴
鶴 hè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鳥,隺( hè?)聲。本義:鶴科各種類鳥的統稱,皆為大型涉禽)同本義 [crane],包括一小組體高的涉禽,外形如鷺但構造較接近于秧雞,通常大于鷺,與鷺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顱骨,羽毛更緊密,部分禿頂,嘴較鈍并在近中央處有較大鼻孔,后趾向上抬起
鶴,似鵠長喙。——《廣韻》
鶴鳴于九皋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鶴鳴》
騰群鶴于瑤光。——《楚辭·劉向·九嘆·遠游》
(2) 又如:鶴音(鶴鳴聲);鶴侶(鶴的伴侶);鶴唳(鶴鳴);鶴脛(鶴的小腿);鶴語(鶴的叫聲)
詞性變化
◎ 鶴
鶴 hè?
〈形〉
比喻白色 [white]。如:鶴發(白發,發白如鶴羽);鶴素(白鶴);鶴首(白頭);鶴發松姿(白頭松姿。形容人雖老猶健)
漢語字典
[①][hè]
[《廣韻》下各切,入鐸,匣。]
亦作“寉1”。“鶴1”的繁體字。亦作“靍1”。亦作“靎1”。亦作“靏1”。“鵠3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鶮1”。亦作“鸖1”。
(1)鳥綱鶴科各種類的統稱。我國常見的有:丹頂鶴、白鶴、灰鶴、黑頸鶴、赤頸鶴、白頭鶴、白枕鶴、蓑羽鶴等。古代詩詞圖畫中常指丹頂鶴或白鶴。
(2)比喻白色。參見“鶴鶴”、“鶴髮”。
(3)指鶴版書。
(4)星名。見《明史·天文志一》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入聲十藥
[粵 語]:hok6
[閩南語]:ho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鶴; 康熙筆畫:21; 頁碼:頁1505第14【唐韻】下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曷各切,??音涸。水鳥名。似鵠,長頸高腳,丹頂白身,頸翅有黑,常以夜半鳴,聲聞八九里。【博物志】鶴?頰?,耳響則聽遠,眼赤則眎遠,其色似雪。【相鶴經】鶴,陽鳥也,而遊於隂,行必依洲渚,止不集林木。【埤雅】形定而色白,食於水,故喙長。軒於前,故後短。棲於陸,故足高而尾凋。翔於雲,故毛豐而肉疎。大喉以吐故,修頸以納新,故壽。內典曰:鶴影生。禽經曰:鶴以聲交而孕。張華云:雄鳴上風,雌承下風則孕。【崔豹·古今註】鶴千年則變蒼,又二千歲則變黑,所謂??鶴也。古謂之仙禽,亦名露禽,或又謂之隂羽。【本草】鶴白色??,故又名八公。【易·中孚】鳴鶴在隂,其子和之。【詩·小雅】鶴鳴于九臯,聲聞于天。【淮南子·說山訓】雞知將旦,鶴知夜半。【左傳·閔二年】衞懿公好鶴,鶴有乗軒者。又地名。【史記·衞世家註】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里。又【莊子·徐無鬼】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。【郭註】鶴列,陳兵也。又鶴膝,矛名。鶴之膝隆起,故吳矛骹大者爲鶴膝。又【逸雅】鋤,助也。齊人謂其頭曰鶴,似鶴頭也。又姓。鶴壽,見【金史】。又【正韻】與翯同。【詩·大雅】白鳥翯翯。【孟子】作鶴鶴。又葉胡沃切,音礐。【嵆康·琴賦】下逮謠俗,蔡氏五曲。王昭楚妃,千里別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