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jī]
[《廣韻》居夷切,平脂,見。]
(1)吃不飽;餓。
(2)使人受餓。
(3)通“饑”。年成很差或顆粒無收。
(4)古國名。
(5)姓。見《廣韻·平脂》“飢”下引《左傳》。今本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作“饑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居夷切,上平6脂,jī,止開三平脂A見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
[粵 語]:gei1
[閩南語]:ki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戌集下】【食字部】 飢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1416第08【唐韻】【集韻】居夷切【韻會】居狋切,??音肌?!居衿筐I也?!緯に吹洹坷杳褡栾|。【爾雅·釋天】穀不熟爲(wèi)飢?!驹]】五穀不成?!居帧咳燥|爲(wèi)薦。【註】連歲不熟。【韓詩外傳】一穀不升曰歉,二穀不升曰飢。 又【正字通】國名。西伯伐飢國,滅之。 又姓。【左傳·定四年】殷民七族,有飢氏。又漢有大豪飢恬。○按《說文》飢、饑二字,飢訓(xùn)餓,居夷切,饑訓(xùn)穀不熟,居衣切。汪來虞方伯說,饑饉之饑從幾,飢渴之飢從幾,諸韻書俱分列支微兩韻,止《集韻》飢字訓(xùn)或從幾,經(jīng)傳頗通用。《長箋》云:近代喜茂密者通作饑,趨??便者通作飢,遂成兩謬。經(jīng)傳不誤,恐傳寫之譌也?! 炯崱縿e作??。
【龍龕】同??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定二年】殷人七族,有飢氏?!场≈?jǐn)照原文二年改四年。殷人改殷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