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hán]
[《廣韻》胡安切,平寒,匣。]
“幹3”的被通假字。“韓1”的繁體字。
(1)古國名。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同姓諸侯國。其地在今山西河津東北。西周、春秋間為晉所滅。
(2)古國名。戰國七雄之一。開國君主韓虔侯與魏文侯、趙烈侯本為晉卿,后瓜分晉國。公元前403年初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,前230年為秦所滅。疆域約當今山西省東南角和河南省中部,介于魏、秦、楚三國之間,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。
(3)1897-1910年朝鮮的國名。1897年,李氏朝鮮國王高宗李熙(1863-1910年在位)改國名為“大韓”。建元光武。1910年為日本吞并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后,朝鮮南半部稱大韓民國。
(4)姓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胡安切,上平25寒,hán,山開一平寒匣
[平水韻]:上平十四寒
[粵 語]:hon4
[閩南語]:han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戌集中】【韋字部】 韓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1394第20【唐韻】【集韻】胡安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河干切,??音寒。【說文】井垣也。從韋,取其帀也。幹聲。 又國名。【詩·大雅·韓奕箋】韓,姬姓之國也,後爲晉所滅,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。【左傳·桓三年】韓萬御戎。【韻會】曲沃桓公之子萬,食邑于韓,後分晉爲國。 又三韓,國名,辰韓,弁韓,馬韓也。見【後漢·東夷傳】。 又【廣韻】姓也。【韻會】秦滅韓,以國爲氏。 又葉胡千切,音焉。【孫楚·白起贊】神機電斷,氣齊卒然,南折勁楚,走魏禽韓。 【說文】本作??。【集韻】亦作榦幹。
考證:〔又三韓,國名,辰韓,示韓,馬韓也。見【後漢·光武紀】。〕 謹按示韓當作弁韓,見後漢書東夷傳,光武紀本文無之。謹將示改爲弁。光武紀改東夷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