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踦
qī ? ㄑㄧˉ
◎ 腳:“其獄一踦腓一踦屨而當死。”
◎ 跛:“其跳者踦也。”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踦 qī?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足,奇聲。本義:一只腳)
(2) 同本義 [a foot]。如:踦校(一只腳;殘缺)
(3) 腳跛,行走不便。亦指跛足的人 [lame]。如:踦跂(行走不便的樣子);踦犢(行走不穩的小牛);踦牂(跛足母羊)
(4) 偏重 [lay particular stress on;one-sidedly emphasize]。如:踦重(偏重);踦頗(偏頗;片面);踦跛(兩足著地時重心偏于一邊)
基本詞義
◎ 踦 yǐ
〈動〉
(1) 用膝頂住 [prop knee against]
手之所觸,肩之所倚。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。——《莊子·養生主》
(2) 又如:踦踦(一方抵撐,一方拉引。拼博爭持的樣子)
(3) 倚立 [stand against something]。如:踦戶(倚門);踦閭(倚門,緊挨著門)
漢語字典
[①][qī]
[《廣韻》去奇切,平支,溪。]
(1)指一只腳。
(2)腳跛,行走不便。亦指跛腳的人。
(3)偏重。
(4)虧缺,不足。
(5)見“踦”。
[②][jī]
[《集韻》居宜切,平支,見。]
(1)單只;獨只。
(2)引申為單獨;孤獨。
(3)通“奇”。數奇,謂命運不好。
(4)見“踦2踦”。
[③][jǐ]
[《廣韻》居綺切,上紙,見。]
(1)腳脛。
(2)蜷曲貌。
[④][yǐ]
[《集韻》隱綺切,上紙,影。]
(1)抵住。
(2)依據;依從。
(3)倚立;偏倚。參見“踦4閭”。
[⑤][yì]
[《集韻》於義切,去寘,影。]
足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去奇切,上平5支,qī,止開三平支B溪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·上聲四紙·去聲四寘
[粵 語]:gei2hei2ji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中】【足字部】 踦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1228第30【唐韻】去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奇切,??音欹。【說文】一足也。【博雅】蹇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踦,奇也。自關而西,秦晉之閒,凡全物而體不具謂之倚。梁楚之閒謂之踦。雍梁之西郊,凡嘼支體不具者謂之踦。【廣韻】亦作?。 又【前漢·段會宗傳】亦足以復鴈門之踦。【註】應劭曰:踦,隻也。踦隻,不偶也。 又【左思·蜀都賦】山阜猥積而踦嶇。【註】傾側也。○按與崎同。 又【集韻】巨綺切,音技。足脛也。【爾雅·釋畜】左白踦。【註】前左腳白。又【釋蟲】蠨蛸長踦。【註】小鼄鼅長腳者。 又【廣韻】居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綺切,??音掎。【公羊傳·成二年】相與踦閭而語。【註】閭,當道門。閉一扇,開一扇,一人在外,一人在內,曰踦閭。【韓非子·亡徵篇】必其治亂,其強弱相踦者也。又【集韻】於義切,音倚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語綺切,音蟻。觸也。【莊子·養生主】膝之所踦。【音義】刺也。 又【集韻】居宜切,音羈。與羇同。旅寓。 又【揚子·太??經】益以踦贏二贊成三百六十五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