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謁
(謁)
yè ? ㄧㄝˋ
◎ 拜見:謁見。拜謁。進謁。
◎ 說明,陳述,告發:請謁其故。
◎ 請求:謁歸。謁醫。
◎ 名帖:“使者懼而失謁,跪拾謁”。
◎ 掌管晉見的近待。
英文翻譯
◎ 謁
call on pay one's respect to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謁
謁 yè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言,曷( hé)聲。本義:稟告,陳述)
(2) 同本義 [report (to one's superior)]
謁,白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謁,告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擯者謁諸天子。——《儀禮·覲禮》
能典謁矣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
惟我鄭國之有請謁焉。——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
不謁而歸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
臣請謁其故。——《戰國策》
(3) 又如:謁急(告急);謁言(進諫)
(4) 告發;檢舉 [inform against;lodge an accusation against]
伍、官、連、縣而鄰,謁過賞,失過誅。——《韓非子·八經》
(5) 又如:謁過(揭發罪過)
(6) 請;請求 [request;ask]
微太子言,臣愿得謁之。——《戰國策·燕策》
(7) 又如:謁告(告假);謁歸(告假歸里);謁漿(乞求茶水)
(8) 進見[地位或輩分高的人] [call on(a superior or an older person)]
謁,訪也。——《增韻》
越日偃師謁見王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父利其然也,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,不使學。(環謁,四處拜訪)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傷仲永》
鄉人子謁余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謁伊藤氏。—— 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臺謁當以屬禮。——《明史》
(9) 又如:謁索(探望;借拜訪之機索取財物);謁帝臺(進見皇帝或權貴。喻指求官顯達);謁選(官員到吏部等候選派);謁刺(謁見人時所用的名刺);謁禁(禁止人來進見);謁托(投見求托)
(10) 到某人的陵墓表示敬意 [pay homage at sb’s mausoleum]
城外有新墳者,即往拜掃。禁中亦出車馬詣道者院謁墳。——宋· 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》
(11) 又如:謁墳(拜謁墳墓);謁圣、簪花(考取秀才后,由教官率領到孔廟行禮,叫謁圣。新秀才披紅,頭插兩朵金花,叫簪花);謁廟(進廟拜神)
詞性變化
◎ 謁
謁 yè?
〈名〉
(1) 名剌 [visiting card]
懷謁詣辭。——宋· 劉攽《賀知府某侍讀啟》
(2) 掌管引進謁見者的近侍 [suite;retinue]。如:謁者(古時泛指掌理傳達、通報的近侍)
(3) 姓
漢語字典
[①][yè]
[《廣韻》於歇切,入月,影。]
“謁1”的繁體字。
(1)稟告;陳說。
(2)指告發。
(3)請;請求。
(4)晉見;拜見。
(5)特指臣子朝見的一種禮節。
(6)名刺。
(7)掌管引進謁見者的近侍。
(8)姓。漢有謁煥。見《後漢書·方術傳上·廖扶》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入聲六月
[粵 語]:zit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謁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1188第18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於歇切,堰入聲。【說文】白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告也,請也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。【註】謁,告也。【禮·曲禮】問士之子,長曰能典謁矣,幼曰未能典謁也。【註】謁,請也。典謁者,主賔客告請之事。 又【增韻】訪也,請見也。【後漢·卓茂傳】茂詣河陽,謁見光武。 又【釋名】謁,詣也,詣告也。書其姓名於上,以告所至詣者也。【正字通】刺名也。古之門狀,今之拜帖。【史記·高祖紀】高祖乃紿爲謁曰:賀錢萬。實不持一錢。【註】謁,謂以札書姓名,若今之通刺。 又謁舍,今之客舍也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里區謁舍。 又官名。【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】謁者,掌賔讚受事。【應劭註】謁,請也,白也,僕主也。【三輔黃圖】內謁者,署在未央宮,屬少府。 又星名。【宋史·天文志】謁者一星在左執法東北,主賔客,辨疑惑。 又山名。【山海經】謁戾之山多松柏,有金玉,沁水出焉。【註】山今在上黨郡涅縣。 又姓。【後漢·方術傳】汝南太守謁煥。 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??乙列切,音?。亦白也。李舟說。 又【正韻】於蓋切,音愛。與?同。隂晦也。引韓愈秋雨聯句:牖變景明謁。一本作藹,義同。 又【揚雄·百官箴】殷以??顚,秦以酷敗。獄臣司理,敢告執謁。謁葉敗。又【史記·孔子世家】去魯歌云:彼婦之謁,可以死敗。按此歌六句三韻,謁本音愛,與敗葉。【字彙】謁攺音意,敗葉音佩,誤。 【正字通】俗作謁,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