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躄
bì ? ㄅㄧˋ
◎ 跛腳:“民家有躄者,槃散行汲。”
◎ 〔躄躄〕行進不止的樣子,如“奇俊無少年,日車何躄躄!”
◎ 仆倒:“迷悶躄地。”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躄 bì?
〈形〉
(1) 蛉懲炔荒芐兇?[lame]
瘖聾跛躄。——《禮記·王制》
猶將伸傴起躄。——枚乘《七發》
民家有躄者。——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傳》。正義:“跛也。”
躄者見虎而不走。——《淮南子·說林》
躄者告盲者。——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
胝身躄步。——柳宗元《天對》
瘖聾跛躃。——《禮記·王制》
(2) 又如:躄足(跛足;瘸腿);躄步(跛行)
漢語字典
[①][bì]
[《廣韻》房益切,入昔,並。]
亦作“躄1”。
(1)足不能行。
(2)仆倒。
(3)方言。躡手躡腳地行走。
(4)用同“擗”。捶胸。參見“躃踴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必益切,入22昔,bi,梗開三入清幫
[平水韻]:入聲十一陌
[粵 語]:bik1pik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中】【足字部】 躄; 康熙筆畫:20; 頁碼:頁1234第28【集韻】躃,或書作躄。【史記·平原君傳】民家有躄者,槃散行汲。【呂氏春秋】重水所多尰與躄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