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螣
téng ? ㄊㄥˊ
◎ 〔螣蛇〕古代傳說中一種能飛的蛇。亦作“騰蛇”。
漢語字典
[①][téng]
[《廣韻》徒登切,平登,定。]
[《廣韻》直稔切,上寢,澄。]
見“螣蛇”。
[②][tè]
[《廣韻》徒得切,入德,定。]
同“蟘1”。
吃苗葉的害蟲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職部定母,d?k
[廣 韻]:徒登切,下平17登,téng,曾開一平登定
[平水韻]:下平十蒸·上聲二十六寢·入聲十三職
[粵 語]:dak6tang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螣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1093第46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徒登切,音騰。【說文】神蛇也。【爾雅·釋魚】螣,螣蛇。【疏】蛇似龍者也,名螣。一名螣蛇。能興雲霧,而遊其中也。【荀子·勸學篇】螣蛇無足而飛。 又【正韻】呈稔切,音朕。義同。 又【唐韻】徒得切,音特。【詩·小雅】去其螟螣。【傳】食葉曰螣。【陸璣疏】螣,蝗也。【許愼云】吏乞貸則生螣。 又【唐韻古音】音代。義同。 亦作??。【說文】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