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蜉
fú ? ㄈㄨˊ
◎ 〔蜉蝣〕昆蟲,幼蟲生在水中,成蟲褐綠色,有翅兩對,在水面飛行。成蟲生存期極短,交尾產卵后即死。
◎ 〔蚍蜉〕見“蚍”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蜉 fú?
〈名〉
(形聲。從蟲,孚聲。本義:蚍蜉:大螞蟻) 同本義 [mayfly]。如:蜉蝣羽(比喻只顧目前,不圖將來的人);蜉蝣撼大樹(比喻自不量力)
漢語字典
[①][fú]
[《廣韻》縛謀切,平尤,奉。]
(1)見“蜉蝣”。
(2)見“蚍蜉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幽部并母,biu
[廣 韻]:縛謀切,下平18尤,fóu,流開三平尤並
[平水韻]:下平十一尤
[粵 語]:fau4
[閩南語]:hu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蜉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1084第22【唐韻】縛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房尤切【正韻】房鳩切,??音浮。【說文】作??,蚍??也。今作蜉。【爾雅·釋蟲】蚍蜉,大螘。【疏】螘大者別名蚍蜉。【韓愈詩】蚍蜉撼大樹,可笑不自量。 又【韻會】引《漢書》註:蚍??,蜉蝣,渠略也。【詩·曹風】蜉蝣之羽,衣裳楚楚。【爾雅·釋蟲】蜉蝣,渠略。【註】似蛣蜣,身狹則長,有角,黃黑色,聚生糞土中,朝生暮死,豬好啖之。陸璣曰:似甲蟲,有角大如指,長三四寸,甲下有翅能飛。夏月隂雨時地中出,今人燒炙噉之,美如蟬也。樊光謂之糞中蝎蟲。【揚子·方言】蜉?,秦、晉之閒謂之渠略。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蟲】蚍蜉,大蟻。【疏】蟻大者別名蚍蜉。〕 謹照原文兩蟻字??改螘。〔令人燒炙噉之〕 謹照陸璣疏原文令人改今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