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蜇
zhé ? ㄓㄜˊ
◎ 〔海蜇〕海里生的一種腔腸動物,形狀像張開的傘,可供食用。簡稱“蜇”,如“蜇頭”,“蜇皮”。
英文翻譯
◎ 蜇
sting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蜇 zhē
〈動〉
(1) 毒蟲叮刺 [sting]
苦咸酸辛,雖蜇吻裂鼻,縮舍澀齒,而咸有篤好之者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后題》
(2) 又如:蜇殺(毒蟲叮咬致死);蝎子蜇人;蜇螫(毒蛇咬)
(3) 刺痛;刺傷 [stab]
鄉豪取而嘗之,蜇于口,慘于腹。——《列子》
(4) 又如:切洋蔥蜇眼睛;蜇鼻(刺激鼻子而感到微痛)
(5) 折磨;毒害;苦楚 [rack;torment;torture;suffering]
如來!我師徒受了萬蜇千魔,自東土拜到此處,蒙如來吩咐傳經。——《西游記》
(6) 另見 zhé?
基本詞義
◎ 蜇 zhé?
〈名〉
(1) 腔腸動物。即“水母”。俗稱“海蜇” [jellyfish]。身體作半球形,上面有傘狀部分,俗稱“海蜇皮”。下面有口腔八條,俗稱“海蜇頭”。可食。如:海蜇;蜇花(指海蜇腹下的眾多的腳)
(2) 另見 zhē
漢語字典
[①][zhē]
[《廣韻》陟列切,入薛,知。]
痛;刺痛。
[②][zhé]
腔腸動物。即水母。俗稱海蜇。身體作半球形,上面有傘狀部分,俗稱海蜇皮,下面有口腔八條,俗稱海蜇頭。可食。參見“海蜇”、“蜇2花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陟列切,入17薛,zhe,山開三入仙B知
[粵 語]:zit3
[閩南語]:tiat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蜇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1084第13【唐韻】陟列切,音哲。【玉篇】蟲螫也。【柳宗元·題毛穎傳後】蜇吻裂鼻。 又江蜇。詳蜥字註。 【玉篇】又作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