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蟲
(蟲)
chóng ?ㄔㄨㄥˊ
◎ 節肢動物的一類:昆蟲。益蟲。雕蟲小技(喻微不足道的技能)。
◎ 動物的通稱:大蟲(老虎)。長蟲(蛇)。介蟲(有介殼的蟲子)。
英文翻譯
◎ 蟲
insect worm bug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蟲
蟲 chóng?
〈名〉
(1) (會意。漢字部首之一,從“蟲”的字多與昆蟲、蛇等有關。按:“蟲”甲骨文字形象蛇形,本讀 huǐ,即虺,是一種毒蛇。后為“蟲”的簡體。本義:昆蟲的通稱)
(2) 同本義 [insect]
蟲,有足謂之蟲,無足謂之豸。——《說文》
風為蟲。——《孔子家語·執轡》
煩氣為蟲。——《淮南子·精神》
禽獸蟲蛾。——《列子·黃帝》
蟲飛薨薨。——《詩·齊風·桑柔》
古人之觀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蟲魚、鳥獸,往往有得。——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
人民不勝蟲蛇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
(3) 又如:蟲豸(昆蟲;蟲子);蟲蛭(小蟲子);蟲天(百蟲能各自適應所處的環境);蟲吊(蟲聲。其聲凄切,有如吊問);蟲出(人死后數日則尸體生蟲。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)
肉腐出蟲。——《荀子》
(4) 古代泛指所有的動物 [animal]
蛟蟲死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覽冥》
(5) 又如:長蟲(大蟲。方言。指老虎);蟲蝦(指魚蝦);蟲虱(泛指蛀蟲);蟲網(謂蜘蛛布網)
(6) 蟲災 [plague of insects]。如:蟲霜水旱(指農田的四大害);蟲妖(蟲類造成的災害。多指蝗災)
基本詞義
◎ 蟲 huǐ
〈名〉
(1) “虺”的本字。毒蛇名 [a venomous snake]
猨翼之山多蝮蟲。——《山海經·南山經》
(2) 又如:蝮蟲(蝮蛇)
(3) 另見 chóng?
漢語字典
[①][chóng]
[《廣韻》直弓切,平東,澄。]
亦作“蟲2”。“蟲3”的繁體字。“蟲4”的繁體字。
(1)昆蟲的通稱。
(2)引申為產生蟲。
(3)古指含人在內的一切動物。
(4)蟲災。
(5)古地名。春秋邾邑。故址在今山東濟寧境內。
(6)姓。漢有蟲達。見《漢書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。
[②][tóng]
[《集韻》徒冬切,平冬,定。]
見“蟲2蟲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侵部定母,diu?m
[廣 韻]:許偉切,上7尾,huǐ,止合三上微曉
[平水韻]:上平一東
[粵 語]:cung4wai2
[閩南語]:thiong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蟲; 康熙筆畫:18; 頁碼:頁1076第19【唐韻】許偉切【集韻】詡鬼切,??音卉。【廣韻】鱗介總名。【說文】一名蝮,博三寸,首大如擘指,象其臥形,物之微細,或行、或毛、或蠃、或介、或鱗,以蟲爲象。凡蟲之屬皆從蟲。【玉篇】古文虺字。註見三畫。【佩觿集】蛇蟲之蟲爲蟲豸,非是。○按《說文》《玉篇》《類篇》等書,蟲?蟲皆分作三部,蟲吁鬼切,?古?切,蟲持中切,截然三音,義亦各別。《字彙》《正字通》合?蟲二部倂入蟲部,雖失古人分部之意,而披覽者易于查考,故姑仍其舊。若《六書正譌》以爲蟲卽蟲省文,則大謬也。
(蟲)【唐韻】直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持中切,??音種。【說文】從三蟲,象形。凡蟲之屬皆從蟲。【大戴禮】有羽之蟲三百六十,而鳳凰爲之長。有毛之蟲三百六十,而麒麟爲之長。有甲之蟲三百六十,而神龜爲之長。有鱗之蟲三百六十,而蛟龍爲之長。有倮之蟲三百六十,而聖人爲之長。【爾雅·釋蟲】有足謂之蟲,無足謂之豸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梓人】外骨內骨,郤行仄行,連行紆行,以脰鳴者,以注鳴者,以旁鳴者,以翼鳴者,以股鳴者,以胷鳴者,謂之小蟲之屬,以爲雕琢。【大戴禮】二九十八,八主風,風主蟲。故蟲八月化也。【荀子·勸學篇】肉腐出蟲。 又【詩·大雅】蘊隆蟲蟲。【傳】蟲蟲而熱也。 又桃蟲,鳥名。【詩·周頌】肇允彼桃蟲。【傳】桃蟲,鷦也,鳥之始小終大者。 又【書·益稷】華蟲作繪。【孔註】雉也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昭十九年】宋公伐邾,圍蟲三月。【註】蟲,邾邑。 又書名。【魏志·裴松之註】邯鄲淳善蒼雅蟲篆。 又姓。【前漢·功臣表】曲成侯蟲達。 又直衆切,音仲。與蚛同,蟲食物也。 又【集韻】徒冬切,音彤。【爾雅·釋訓】爞爞,薰也。爞或作蟲。【羣經音辨】蘊隆蟲蟲,蟲字又音徒冬切。 【韻會】俗作蟲,非。
(蟲)考證:〔【大戴禮】八主蟲,故蟲八月。〕 謹照原文八主蟲改八主風,風主蟲。〔【爾雅·釋訓】爞爞董也。〕 謹照原文改爞爞薰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