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膾
(膾)
kuài ?ㄎㄨㄞˋ
◎ 細切的肉:膾鯉。膾炙人口(喻詩文或事物受人歡迎,被人傳誦)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膾
膾、鱠 kuài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肉,會聲。本義:細切的肉、魚) 同本義 [minced meat]
膾,細切肉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肉腥細者為膾。——《禮記·內則》
生肉為膾。——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
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。——《論語·鄉黨》
(2) 又如:膾切(切細的肉或魚)
詞性變化
◎ 膾
膾 kuài?
〈動〉
(1) 把魚、肉切成薄片 [cut]
飛刀膾鯉。——張昭遠《舊唐書》
(2) 又如:膾鯉;膾刀(切肉的刀);膾截(割切)
漢語字典
[①][kuài]
[《廣韻》古外切,去泰,見。]
“膾1”的繁體字。
(1)細切的魚肉。
(2)泛指魚肉。
(3)細切為膾。亦泛指切割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去聲九泰
[粵 語]:kui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膾; 康熙筆畫:19; 頁碼:頁982第17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古外切,音儈。【說文】細切肉也。【玉篇】肉細切者爲膾。【釋名】膾,會也。細切肉令散,分其赤白異切之,已,乃會合和之也。【韻會】肉腥細者爲膾,大者爲軒。【禮·曲禮】膾炙處外。 又【博雅】膾,割也。 又【廣韻】魚膾。【詩·小雅】炰龞膾鯉。 又【韻會】國名。堯欲伐宗膾。宗膾,小蕃國。 【集韻】或從魚。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