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肥
féi ? ㄈㄟˊ
◎ 含脂肪多的,與“瘦”相對:肥肉。肥胖。肥缺(指收入多的官職)。肥碩(a.大而肥胖;b.果實大而飽滿)。肥馬輕裘。
◎ 土質含養分多的:肥沃。肥美(a.肥沃;b.肥壯、豐美)。
◎ 能增加田地養分的東西(如糞、豆餅、化學配合劑等):肥料。肥力。
◎ 使田地增加養分:肥田。
◎ 指衣服鞋襪等寬大,與“瘦”相對:肥大。肥瘦兒。
英文翻譯
◎ 肥
fat large loose rich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肥 féi?
〈形〉
(1) (會意。從肉,本義:脂肪多)
(2) 同本義 [corpulent;fat]
肥,多肉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堅土之人肥。——《大戴禮記·易本命》
瞻肥瘠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
吾牲牷肥。——《左傳·桓公六年》。服注:“牛羊曰肥。”
庖有肥肉,廄有肥馬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(3) 又如:肥豬;肥肉(喻指有錢的人);肥膩(含油脂多的食物;油脂多);肥漢(肥胖的男子)
(4) 引申為肥沃 [fertile]
不愛珍器重肥饒之地。——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(5) 又如:這塊地肥極了;肥衍(土地肥沃);肥饒(肥沃富饒)
(6) 茁壯,粗大 [sturdy;stout]
桃花流水鱖魚肥。——唐· 張志和《漁歌子》
(7) 又如:肥茂(肥壯茂盛);肥茁(肥壯);肥潤(肥壯潤澤);肥澤(肌肉豐潤)
(8) 富裕 [rich]。如:肥強(富饒強盛)
(9) 衣服又寬又大 [loose]。如:伙穿一條褲子都嫌肥;肥大
(10) 賺錢又不費力 [lucrative]。如:肥秩(收入豐厚的官位)
詞性變化
◎ 肥 féi?
〈動〉
(1) 使土地肥沃 [fertilize]
掩地表畝,剌草殖谷,多糞肥田,是農夫眾庶之事也。——《荀子·富國》
(2) 使發財 [enrich]。如:肥己
(3) 通“非”( fēi)。責難 [censure;blame]
目所偏視,晉國爵之;口所偏肥, 晉國黜之。——《列子·黃帝》
◎ 肥 féi?
〈名〉
(1) 肥料 [fertilizer]。如:田里肥足,倉里谷足;肥分
(2) 不正當的財物 [illgotten wealth]。如:暗中分肥
(3) 油脂 [fat]
干其皮,中作肥。——《齊民要術》引《南方記》
(4) 古國名 [Fei state]。春秋時狄人所建,后為晉所滅。故都在山西省昔陽縣東
秋八月壬午,滅肥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
(5) 姓
漢語字典
[①][féi]
[《廣韻》符非切,平微,奉。]
“1”的今字。
(1)豐滿,肥胖。
(2)茁壯,粗大。
(3)謂禽獸之肉含脂肪多。
(4)油脂。
(5)指黏液或黏滑的涎。
(6)肥沃。多指土地。
(7)使肥沃。
(8)肥料。
(9)使富裕;豐盛,充足。
(10)有時含貶義,猶言油水充足,外快甚多。
(11)指不正當的收益。猶賄賂。
(12)厚重;濃厚。
(13)寬大。多指衣服鞋襪等物。
(14)特指字體肥壯,筆畫粗重。
(15)指字的筆畫較多,形體復雜。參見“肥瘠”。
(16)水同源的異流。
(17)古國名。春秋有肥國,是白狄的一支。后為晉所滅。見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。
(18)水名。參見“肥水”。
(19)姓。戰國趙有肥義。見《戰國策·趙策二》。
[②][bǐ]
[《集韻》補美切,上旨,幫。]
(1)謂薄少。
(2)鄙而毀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符非切,上平8微,féi,止合三平微並
[平水韻]:上平五微
[粵 語]:fei4
[閩南語]:hui5,pui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肥; 康熙筆畫:10; 頁碼:頁974第23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符非切,音腓。【說文】多肉也。從肉從卪,會意。【徐曰】肉不可過多,故從卪寓戒。【禮·禮運】安之以樂,而不達于順,猶食而弗肥也。 又【博雅】肥,盛也。 又【廣韻】肥腯。【蔡邕·獨斷】凡祭宗廟禮,牲之別名,豚曰腯肥。【詩·小雅】旣有肥牡,以速諸舅。【左傳·桓六年】博碩肥腯。 又田有肥瘠。【書·禹貢厥田惟中中傳】田之高下肥瘠。九州之中爲第五。 又馬亦稱肥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冠蓋相望,乗堅策肥。 又饒裕也。【易·遯卦】上九肥遯。【疏】肥,饒裕也。 又幡名。【吳語】建肥胡。【註】肥胡,幡名。 又鳥名。【山海經】英山有鳥焉,其名曰肥遺。 又蛇名。【山海經】太華之山有蛇焉,名曰肥??。【註】肥,??,皆毒蟲也。 又水之初出同流者名肥。【爾雅·釋水】歸異出同流,肥。【疏】謂小水支分歸入大海則異,其泉源初出,則同流者名肥。 又水名。【詩·衞風】我思肥泉。【疏】肥泉,是衞水也。 又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合肥。【註】屬九江郡。應劭曰:夏水出父城東南,至此與淮合,故曰合肥。 又縣名。【史記·高祖功臣年表】肥如侯蔡寅。【註】肥如,縣名,屬遼西。 又國名。【左傳·昭十二年】秋八月壬午滅肥。【註】肥,白狄也。 又姓。【史記·趙世家】先問先王貴臣肥義。 又人名。季康子名肥。見【左傳·哀三年】。 又【集韻】補美切,音秕。薄也。【列子·黃帝篇】口所偏肥,晉國黜之。【註】薄也。 又水名。肥者,通作淝。【詩·衞風】我思肥泉。【釋文】肥,或作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