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禹
yǔ ?ㄩˇ
◎ 傳說中國夏代的第一個君主,他曾經治過洪水:禹域(指中國的疆域)。
◎ 姓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禹 yǔ?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本義:蟲名。《說文》:“蟲也。”一說為齲蟲) 遠古夏部落領袖[the reputed founder of the Xia Dynasty]。姒姓,名文命,鯀之子
禹、 湯被之矣。(禹、湯(都)遭受過。傳說夏禹曾經遭到九年水災,商湯曾經遭到七年旱災。被,遭受。)—— 漢· 賈誼《論積貯疏》
堯、 舜、 禹、 湯…皆應運而生者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(2) 又如:禹功(夏禹治水的功績);禹跡(相傳夏禹治水,足跡遍于九州,后因稱中國的疆域為禹跡);禹啟(夏禹及其子啟);禹鼎(大禹鑄的銅鼎。象征國家的命運,代表九州,代表中國)
漢語字典
[①][yǔ]
[《廣韻》王矩切,上麌,云。]
(1)古代部落聯盟的領袖。姒姓,名文命,鯀之子。又稱大禹、夏禹、戎禹。原為夏后氏部落領袖,奉舜命治理洪水,領導人民疏通江河,興修溝渠,發展農業。據傳治水十三年中,三過家門不入。后被選為舜的繼承人,舜死后即位,建立夏代。后世視為圣王。其事跡詳見《書》之《舜典》、《大禹謨》、《皋陶謨》、《益稷》、《禹貢》等篇。
(2)疏行貌;行緩貌。
(3)指禹步。
(4)姓。金代有禹顯。見《金史·忠義傳三·禹顯》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魚部喻三母,hiua
[廣 韻]:王矩切,上9麌,yǔ,遇合三上虞云
[平水韻]:上聲七麌
[粵 語]:jyu5
[閩南語]:i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下】【禸字部】 禹; 康熙筆畫:9; 頁碼:頁848第02〔古文〕????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王矩切,音羽。夏王號。【顏師古·曰】禹湯皆字,三王去唐之文,從高古之質,故夏商之王皆以名爲號。 又姓。【王憎孺·百家譜】蘭陵蕭道游娶禹氏。 又諡法。【史記·裴註】受禪成功曰禹。【書疏】淵源流通曰禹。 又【玉篇】舒也。 又【說文】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