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眥
zì ?ㄗˋ
〈名〉
◎ 眼眶。《史記?卷七?項羽本紀》:“頭髮上指,目眥盡裂。”唐?杜甫《望嶽詩》:“盪胸生曾雲,決眥入歸鳥。”
漢語字典
[①][zì]
[《廣韻》疾智切,去寘,從。]
[《廣韻》在詣切,去霽,從。]
亦作“眥1”。亦作“1”。
(1)上下眼瞼的接合處。近鼻處為內眥,近鬢處為外眥,通稱眼角。
(2)泛指眼睛。
(3)緊皺。
(4)斜;側著。
(5)見“眥睚”、“睚”。
(6)衣領相連接處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疾智切,去5寘,zì,止開三去支A從
[平水韻]:去聲四寘·去聲八霽
[粵 語]:zaai6zi6
[閩南語]:che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目字部】 眥; 康熙筆畫:10; 頁碼:頁805第16【唐韻】在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才詣切,??音劑。【說文】目厓也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子虛賦】弓不虛發,中必決眥。【前漢書】作眥。【列子·湯問篇】拭眥揚眉而望之。【註】眥,目際也。【靈樞經·癲狂篇】目眥決于面者爲銳眥,在內近鼻者爲內眥。【註】眥者,睛外之眼角也。 又衣交領處曰眥。【爾雅·釋器】衣眥謂之襟。【註】謂領交處,如人眼,脣,眥,頭也。【集韻】又音貲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疾智切,音漬。亦目厓也。 又【集韻】仕懈切【韻會】士懈切【正韻】助邁切,??柴去聲。【博雅】睚眥裂也。【類篇】恨視也。又舉目相忤貌。【史記·范睢傳】睚眥之怨必報。【集韻】或作??。【晉書·載記】譌作疵,非。 又【正韻】資四切,音恣。【集韻】鉏佳切,音柴。義??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