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疐
zhì ? ㄓˋ
◎ 古同“躓”:“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。”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疐 zhì?
〈動〉
(1) 絆倒 [trip and fall]
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。——《詩·豳風·狼跋》
(2) 又如:跋前疐后(狼前進時會踩著下巴底下垂著的肉,后退又會被尾巴絆倒,比喻進退兩難)
(3) 停滯;阻礙 [stop;hinder]。如:疐跋(困難);疐便(難易)
漢語字典
[①][zhì]
[《廣韻》陟利切,去至,知。]
(1)牽絆;顛仆。
(2)引申為阻擋,限止。
(3)怒貌。
[②][dì]
[《廣韻》都計切,去霽,端。]
(1)用同“蒂”。瓜果的蒂部。引申為去掉瓜果的蒂。
(2)通“嚏”。打噴嚔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陟利切,去6至,zhì,止開三去脂B知
[平水韻]:去聲四寘
[粵 語]:z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上】【疋字部】 疐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768第0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陟利切【正韻】支義切,??音至。頓也。【說文】礙不行也。人欲去而止之也。 又頓也,跲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疐,仆也。【詩·豳風】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。【傳】疐,跲也。老狼有胡,進則躐其胡,退則跲其尾。【疏】退則跲其尾,謂卻頓而倒于尾上也。 又【廣韻】都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丁計切,??與蔕同。【爾雅·釋木】棗李曰疐之。【疏】謂治棗李,皆去其疐。疐者,柢也。【禮·曲禮】爲天子削瓜者。副之,巾以絺。爲國君者華之,巾以綌,爲大夫累之,士疐之。【疏】疐謂脫華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