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泚
cǐ ?ㄘˇ
◎ 清,鮮明。
◎ 出汗。
◎ 用筆蘸墨:泚筆作書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泚 cǐ?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水,此聲。本義:清澈的樣子)
(2) 同本義 [limpid]。
泚,清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(3) 又如:清泚(清澈)
(4) 通“玼”。鮮明的樣子 [bright]
新臺有泚,河水彌彌。——《詩·邶風·新臺》
術假金洞光,景逾瑤臺泚。——宋· 趙汝談《翠蛟亭和鞏栗齋韻》
詞性變化
◎ 泚 cǐ?
〈動〉
(1) 冒汗 [sweat]
其顙有顙。——《孟子》
(2) 又如:泚泚(汗出貌);泚頰(汗流臉頰);泚顏(猶汗顏)
(3) 用筆蘸墨 [dip in ink]。如:泚筆(以筆沾墨)
漢語字典
[①][cǐ]
[《廣韻》雌氏切,上紙,清。]
[《廣韻》千禮切,上薺,清。]
(1)鮮明貌。
(2)冒汗;汗出貌。
(3)清澈。
(4)指清水。
(5)漬,蘸。
(6)指涂抹。
(7)方言。指因風的作用而水分蒸發。
[②][zǐ]
[《集韻》蔣氏切,上紙,精。]
古水名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支部清母,tsie
[廣 韻]:雌氏切,上4紙,cǐ,止開三上支A清
[平水韻]:上聲四紙·上聲八薺
[國 語]:cǐ
[粵 語]:ci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泚; 康熙筆畫:9; 頁碼:頁616第20【唐韻】千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此禮切,??音玼。水淸也。 又鮮明貌。【詩·邶風】新臺有泚。 又汗出貌。【孟子】其顙有泚。 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雌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淺氏切,??音此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蔣氏切,音紫。水名。【山海經】長沙之山,泚水出焉。【水經】泚水,出泚陽東北大胡山。 又【山海經】石者之山,泚水出焉,西流注于河。東始之山,泚水出焉,東北注于海。○按水出泚陽大胡山者,《後漢書·光武紀》作沘水,沘陽。而水經作泚水,泚陽。互見四畫沘字註。 考證:〔【說文】長沙之山,泚水出焉。〕 謹按此二句出山海經不出說文。謹據改山海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