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正
zhèng ?ㄓㄥˋ
◎ 不偏斜,與“歪”相對:正午。正中(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
◎ 合于法則的:正當(dāng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規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厲色。撥亂反正。
◎ 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確。正義。正氣。
◎ 恰好:正好。正中(zhōng )下懷。
◎ 表示動作在進行中:他正在開會。
◎ 兩者相對,好的、強的或主要的一方,與“反”相對,與“副”相對:正面。正本。
◎ 純,不雜:正色。正宗。正統。純正。
◎ 改去偏差或錯誤:正骨。正誤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◎ 圖形的各個邊的長度和各個角的大小都相等的:正方形。
◎ 指失去電子的,與“負”相對:正電。
◎ 大于零的,與“負”相對:正數(shù)。
◎ 姓。
反義詞
歪、反、邪、誤、偏、副、負、倒、斜、枉、側
英文翻譯
◎ 正
correctitude just positiv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正 zhēng?
〈名〉
(1) 農歷一年的第一個月 [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]
正,歲之首月,夏以建寅月為正, 殷以建丑月為正,周以建子月為正。——《集韻·清韻》
(2) 箭靶的中心 [bull’s eye]
終日射候,不出正兮。——《詩·齊風·猗嗟》
(3) 引申為目標 [target]
刑(形)名已立,聲號已建,則無所逃跡若正匿。——《馬王堆漢墓帛書》
詞性變化
◎ 正 zhēng?
〈動〉
(1) 通“征”
(2) 征稅[levy]
正其貨賄。——《周禮·地官·司門》。鄭注:“正,讀為征。”
唯加田無國正。——《周禮·夏官·司勛》
謹正鹽筴。——《管子·海王》。李哲明云:“正,稅也,正、征古字通用。”
(3) 出兵,征討[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]
予畏上帝不敢不正。——《書·湯誓》
故諸侯服而無正。——《管子·山至數》
司馬弗正。——《禮記·燕義》
(4) 另見 zhèng?
基本詞義
◎ 正 zhèng?
〈形〉
(1) 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符號表示方向、目標,下面是足(止),意思是向這個方位或目標不偏不斜地走去。本義:不偏斜,平正)
(2) 同本義 [central]
席不正不坐。——《論語·鄉黨》
有繩不以正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君守》。注:“正,直也。”
稍稍正坐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
泰山正南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記》
正則無景。——清· 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
斫其正。
(3) 又如:正門;正廳;正殿;正宮;正所兒(正屋);正陽(日中之氣);正鋒(中鋒);正院(正中的院子);正分(正半,恰好一半);正脅(三分牲牛之脅,中脅為正脅);正位(中正之位);正東;正上方;正前方;正南;正交;正情(端莊的情態)
(4) 圖形各邊、角都相等 [regular]。如:正印(正方形的官印);正方形;正多邊形;正方體
(5) 正直,正派 [honest;upright]
平心持正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(6) 又如:正人君子;忠正;廉正;正明公道(正大光明,不偏私);正明交易(正大光明的事);正士(正直之士);正人(正直的人;品行端正的上等人)
(7) 純正不雜(多指色、味) [pure]
古書之正。——唐· 韓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正而不至焉。
正赤如丹。(純紅得像朱砂。正:純;丹:朱砂。)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記》
(8) 又如:正一(純真之一);正意(純正的心志);正黑(純黑色);正風(純正的民歌;純正的風氣);正性(純正的稟性);正味(純正的滋味);正青(純青)
(9) 作為主體的,與“副”相對 [main]
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。——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(10) 又如:正職;正角;正團長;正房大院(院落中的主要房舍及較大活動場所);正賦(主要的賦稅。指地丁稅)
(11) 正當;合適 [fair]
雖成敗事異,而同居正號者,竝列于篇。——《后漢書·皇后紀序》
名不正則言不順。——《論語·子路》
(12) 又如:正號(正當的名號);正條兒(比喻正經、非淫亂之事);正用情借(正為有正當用途托情借債)
(13) 有關正電,由正電組成,或帶正電 [positive]。如:正電子;正離子
(14) 代數上為正號;大于零的 [plus]。如:正數;正號
(15) 正點 [sharp;be punctual in time]。如:十二點正;正午
(16) 正面,面對觀察者或對手的一面 [obverse side]
從搭連中取出個正反兩面皆可照人的鏡子來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(17) 又如:這張紙正好都很光潔
漢語字典
[①][zhèng]
[《廣韻》之盛切,去勁,章。]
亦作“1”。
(1)當中;不偏。
(2)直,不彎曲。
(3)端正,不斜不歪。
(4)正直,正派。
(5)公正合理;不偏頗。
(6)正確。
(7)準確,無偏差。參見“正正”。
(8)標準;準則。
(9)合乎法度、規律或常情。
(10)整齊。參見“正正”。
(11)純一不雜。
(12)真誠。
(13)正式的;主要的。
(14)正當的,正經的。
(15)指正面。同“背”、“側”、“反”相對。
(16)指圖形的各個邊的長度和各個角的大小都相等。
(17)嚴肅,嚴正。
(18)使莊重嚴肅。
(19)辨別是非,判定正誤。
(20)糾正,修正。指將歪斜不正或有偏差、謬誤的事物改正過來。
(21)特指在政治、道德、思想、言論、禮儀等方面,將違反原則、標準或規定的匡正過來。
(22)治理。
(23)謂治罪。
(24)止,制止。
(25)登位;就職。
(26)決定;確定。
(27)預定。
(28)敕令,命令。
(29)嫡。與“庶”相對。
(30)君長。
(31)指君臨,統治。
(32)泛指官長。
(33)古官名。軍官名。
(34)古官名。行政長官名。
(35)“正書”、“正楷”的簡稱。
(36)副詞。正在。表示動作的進行或狀態的持續。
(37)副詞。正好,恰好。
(38)副詞。偏偏。表示同所要求或所期望的相反。
(39)副詞。僅;只。
(40)副詞。的確,實在。表示肯定的強調語氣。
(41)連詞。縱然,即使。
(42)代詞。猶這么,這樣。
(43)古代指軍隊作戰的常法。與“奇”相對。其含義甚廣,如先出為正、后出為奇,正面為正、側翼為奇,明戰為正、暗攻為奇,等等。
(44)古代用的數目字,為十億萬。
(45)古代記時術語,指“時”的后半部分。
(46)數學上指大于零的,物理學上指失去電子的。與“負”相對。
(47)通“政”。政治;政事。
(48)通“證”。憑證。
(49)通“證”。證實。
(50)通“證”。諫。
(51)姓。戰國有正伯僑。見《史記·封禪書》。
[②][zhēng]
[《廣韻》諸盈切,平清,章。]
(1)正月。農歷一年的第一個月。
(2)用以代稱歷法。
(3)箭靶的中心位置。
(4)見“正2營”。
(5)通“征”。賦稅。
(6)通“征”。指征稅。
(7)通“征”。征伐。
(8)通“征”。征役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耕部照三母,tjieng
[廣 韻]:諸盈切,下平14清,zhēng,梗開三平清章
[平水韻]:下平八庚·去聲二十四敬
[唐 音]:*ji??ng
[國 語]:zhèng,zhēng
[粵 語]:zeng3zing1zing3
[閩南語]:cheng3,chiaN1,chiaN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下】【止字部】 正; 康熙筆畫:5; 頁碼:頁574第02〔古文〕???????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之盛切,音政。【說文】是也。從止一以止。【註】守一以止也。【新書·道術篇】方直不曲謂之正。【易·乾卦】剛健中正。【公羊傳·隱三年】君子大居正。 又備也,足也。【易·乾·文言】各正性命。【書·君牙】咸以正罔缺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正,長也。【郭註】謂官長。【左傳·隱六年】翼九宗五正。【杜註】五正,五官之長。又【昭二十九年】木正曰句芒,火正曰祝融,金正曰蓐收,水正曰??冥,土正曰后土。 又官名。【禮·王制】史以獄成告於正。【鄭註】正,於周鄕師之屬,今漢有正平丞,秦所置。 又朼載也。【周禮·夏官】諸子大祭祀,正六牲之體。【註】正謂朼載之。朼,亦作匕。 又常也。朱子云:物以正爲常。又正人,尋常之人也。【書·洪範】凡厥正人。【朱子·語錄】是平平底人。 又定也。【周禮·天官】宰夫令羣吏,正歲會,正月要。【註】正,猶定。 又決也。【詩·大雅】維龜正之。 又治其罪亦曰正。【周禮·夏官】大司馬九伐之法,賊殺其親則正之。【註】正之者,執而治其罪。《王霸記》曰:正,殺之也。 又直也。【易·坤·文言】直其正也。【爾雅·釋泉】濫泉正出。正出,直出也。 又平質也。【論語】就有道而正焉。【屈原·離騷】指九天以爲正。【註】謂質正其是非也。 又以物爲憑曰正。【儀禮·士昏禮】父戒女,必有正焉,若衣若筓。【註】有正者,以託戒使不忘。 又釐辨也。【論語】必也正名乎。 又四月亦曰正月。【詩·小雅】正月繁霜。【箋】夏之四月,建巳之月。【疏】謂之正月者,以乾用事,正純陽之月。又【杜預·左傳·昭十七年註】謂建巳正陽之月也。正,音政。 又預期也。【孟子】必有事焉而勿正。【公羊傳·僖二十六年】師不正反,戰不正勝。 又三正。【史記·歷書】夏正以正月,殷正以十二月,周正以十一月,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。【後漢·章帝紀】王者重三正,愼三微。【註】三正,天地人之正。 又人臣之義有六正,謂聖臣、良臣、忠臣、智臣、貞臣、直臣也。見【說苑】。 又七正,日月五星也。【書·舜典】作七政。【史記·律書】作七正。 又八正,謂八節之氣,以應八方之風。【史記·律書】律歷,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。又【大品經說】八正,曰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。【王屮·頭陀寺??文】憑五衍之軾,拯溺逝川。開八正之門,大庇交喪。 又先正,先賢也。【書·說命】昔先正保衡。 又諡法。【汲冢周書】內外賔服曰正。 又與政通。【詩·小雅】今茲之正。【禮·月令】仲春班馬正。皆與政同。 又朝覲曰朝正。【左傳·文三年】昔諸侯朝正於王。【杜註】朝而受其政敎也。亦讀平聲。【杜甫詩】不見朝正使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宋上卿正考父之後。漢有正錦,《後魏志》有正帛。又複姓,漢有正令官。 又宗正,星名。【甘氏星經】在帝座東南,主宗正卿大夫。 又【廣韻】之盈切。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諸盈切【正韻】諸成切,??音征。歲之首月也。【春秋】春王正月。【公羊·穀梁傳註】音征。或如字。今多讀征。 又室之向明處曰正。【詩·小雅】噲噲其正。 又射侯中曰正。【周禮·夏官】射人以射法治射儀,王以六耦射,三侯五正。諸侯以四耦射,二侯三正。孤卿大夫以三耦射,一侯二正。士以三耦射,豻侯二正。【詩·齊風】終日射侯,不出正兮。【毛傳】二尺曰正。【疏】正大於鵠,三分侯廣,而正居一焉,其內皆方二尺。又【儀禮·大射儀鄭註】正者,正也。亦鳥名。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。正,鳥之捷黠者,射之難中,以中爲雋,故射取名焉。 又與征通。【周禮·夏官】諸子有兵甲之事,則授之車馬,以軍法治之,弗正。【疏】正,音征。謂賦稅也。唐武后作??。
考證:〔【公羊傳·僖二十六年】師出不出反,戰不正勝。〕 謹照原文不出反改不正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