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柯
kē ?ㄎㄜˉ
◎ 斧子的柄:斧柯。
◎ 草木的枝莖:交柯錯(cuò)葉。
◎ 姓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柯 kē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木,可聲。本義:斧柄)
(2) 同本義 [axe-handle,helve]
柯,斧柄也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
柯,柄也?!?a href="#">廣雅》
今若大其柯。——《國(guó)語(yǔ)·晉語(yǔ)》
伐柯如何?匪斧不克?!?a href="#">詩(shī)·豳風(fēng)·伐柯》。毛傳:“柯,斧柄也?!?br>
(3) 又如:柯斧(喻法規(guī));柯長(zhǎng)三尺
(4) 古長(zhǎng)三尺之稱。引申為法則 [rule]
柯,法也?!?a href="/r_ci_c83f710497f4e1471101140cfcfe7837/" target="_blank">爾雅》
(5) 又如:柯亭(法則、法度)
(6) 樹枝 [branch]
橫柯上蔽。——《藝文類聚·吳均·與朱元思書》
(7) 又如:柯枝(枝條);柯條(枝條);柯葉(枝葉);柯干(枝干)
(8) 柯屬植物的泛稱。常綠喬木,實(shí)為長(zhǎng)卵形,外有硬殼 [pasania cuspidata]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kē]
[《廣韻》古俄切,平歌,見。]
(1)常綠喬木。葉全緣或有齒缺,螺旋狀排列;花單性,雌雄同株;果實(shí)為堅(jiān)果,隔年成熟;木材堅(jiān)硬,供建筑、制器物之用。參閱明李時(shí)珍《本草綱目·木二·柯樹》。
(2)草木的枝莖。
(3)斧柄。
(4)古為長(zhǎng)三尺之稱。引申為法則。
(5)碗,盂一類的器物。
(6)同“閜”。大耳杯。
(7)指船。
(8)古地名。春秋齊地。在今山東省東阿縣與陽(yáng)谷縣之間。
(9)古地名。春秋衛(wèi)地。在今河南省內(nèi)黃縣東北。
(10)姓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古俄切,下平7歌,gē,果開一平歌見
[平水韻]:下平五歌
[唐 音]:gɑ
[國(guó) 語(yǔ)]:kē
[粵 語(yǔ)]:o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柯; 康熙筆畫:9; 頁(yè)碼:頁(yè)520第22【唐韻】古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居何切,??音歌?!菊f文】斧柄也。【詩(shī)·豳風(fēng)】伐柯伐柯,其則不遠(yuǎn)?!局芏Y·冬官考工記】柯長(zhǎng)三尺?!∮帧緜}(cāng)頡篇】柯屬,槍梢也?!∮帧緺栄拧め屧b】柯,法也?!∮种σ??!局x靈運(yùn)·鄴中集詩(shī)】?jī)A柯引弱枝?!∮植萸o也?!緩埡狻の骶┵x】濯靈芝以朱柯?!∮帧痉窖浴坑壑^之柯。 又木名?!緩V志】柯木出廣南山谷閒,波斯家用爲(wèi)船舫?!∮铸R地名?!敬呵铩でf十三年】公會(huì)齊侯盟于柯。 又姓?!卷崟?huì)】吳公子柯隆之後。 又葉于希切,音衣。【黃庭經(jīng)】丹靑紫條翠靈柯,七蕤玉籥閑兩扉。蕤原字上從八作,不從艸。
考證:〔【春秋·莊十三年】公會(huì)齊侯于柯?!场≈?jǐn)照原文于柯上增盟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