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帔
pèi ? ㄆㄟˋ
◎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:鳳冠霞帔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帔 pèi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巾,皮聲。巾,裹頭或纏束、覆蓋用的織物。本義:裙)
(2) 同本義[skirt]
弘農謂裙帔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(3)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。婦女用的帔繡著各種花紋,大領對襟 [short embroided cape worn over a woman's shoulder in ancient China]。如:帔子;帔巾;帔肩;帔服(指帔子和裙襖);鳳冠霞帔
(4) 一種類似僧人袈裟的衣服 [cassock]
其服黃帔,乃是古賢之衣。——《笑道論》
漢語字典
[①][pèi]
[《廣韻》披義切,去寘,滂。]
[《廣韻》敷羈切,平支,滂。]
亦作“被4”。
(1)古代婦女披在肩上的衣飾。
(2)用為披。
(3)裙。
[②][pī]
戲曲傳統服裝。劇中帝王、后妃、將相、官紳的便服。大領,對襟,水袖,左右胯下開衩,其顏色與圖案花紋,因人物身份而異。女帔長僅及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敷羈切,上平5支,pī,止開三平支B滂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·去聲四寘
[國 語]:pèi
[粵 語]:pe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 帔; 康熙筆畫:8; 頁碼:頁329第4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披義切,音被。【說文】弘農謂帬帔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帬,??魏之閒謂之帔。【廣雅】帬也。 又【玉篇】在肩背也。【釋名】帔,披也。披之肩背,不及下也。【正字通】褙子也。省作背,以其覆肩背也。【南史·任昉傳】昉子西華,冬月著葛帔練裠。 又【廣韻】敷羈切【集韻】攀糜切,??音披。義同。 又【類篇】班縻切,音悲。同襬。關東人呼裙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