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延
yán ?ㄧㄢˊ
◎ 引長:延長(cháng )。延續。蔓延。延年益壽。
◎ 展緩,推遲:延遲。延緩。延宕。延誤。
◎ 引進,請:延聘(聘請)。延納。延師。延醫。
◎ 姓。
英文翻譯
◎ 延
delay engage extend postpone prolong protract send for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延 yán?
〈動〉
(1) 同本義 [stretch;extend;prolong]
延,長行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字亦作“蜒”。
蝮蛇蜒只。——《楚辭·大招》
延頸而鳴,舒翼而舞。——《韓非子》
我不敢知曰:不其延。惟不敬厥德,乃早墜厥命。——《書·召誥》
茲物茍難停,吾壽安得延!——晉· 陸機《長歌行》
莫不延頸舉踵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順說》
(2) 又如:延矚(引頸矚目);延望(引頸遠望);延算三紀(延長壽命三十六年);延年(延長壽命);延息(延長壽命);延期(延長或推遲日期)
(3) 假借為“引”。引入;引見;迎接 [meet;introduce]
擯者,延之日升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
主人延客祭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
出延射。——《禮記·射義》
(4) 又如:延接(引進接待);延入(引入);延登(引入而登殿)
(5) 拖延 [put off]
延至七年(拖延到民國七年,即公元1918年)。——孫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
(6) 又如:延挨(拖延);延俄(延遲一會兒)
(7) 綿延 [stretch long and unbroken]。如:延袤(綿延;連綿);延昌(綿延昌盛)
(8) 延續 [continue]
延及孝文王、 莊襄王…國家無事。—— 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(9) 又如:延壽文疏(祝壽的頌辭);延譽(稱揚優點,使其名聲遠揚)延玩(遲延玩忽)
(10) 蔓延 [spread]
延,遍也。——《方言十三》
延及于平民。——《書·呂刑》
前后邃延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
(11) 又如:延地(到處);延灼(蔓延燃燒)
(12) 邀請;請 [invite]
各復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飲宴既畢,謙延 玄德于上座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(13) 又如:延師(聘請教師);延款(延請,款待);延醫(請醫生)
(14) 迎擊 [repulse attacks]
秦人開關延敵。—— 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詞性變化
◎ 延 yán?
〈形〉
長,久[long]
延,長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延延,長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延頸秀項。——曹植《洛神賦》
延,年長也。凡施于年者謂之延。——《方言一》
君亦悔禍之延。——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
悔相道之不察兮,延佇乎吾將反。——《楚辭·離騷》
漢語字典
[①][yán]
[《廣韻》以然切,平仙,以。]
[《廣韻》予線切,去線,以。]
(1)長;遠。
(2)高。參見“延樓”。
(3)延續;延長;伸長。
(4)展開;蔓延。
(5)達到;及于。
(6)引導;引入;迎接。
(7)誘引;引發。
(8)聘請;邀請;招攬。
(9)連接。
(10)搬運。
(11)指時間往后推移。
(12)陳設。
(13)傳播;傳揚。
(14)通“埏”。參見“延道”。
(15)通“綖”。覆在冕上的布。
(16)引申為傾覆。參見“延鼎”。
(17)通“羨”。盈馀。
(18)通“誕”。欺騙。
(19)姓。漢有延廣。見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下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以然切,下平2仙,yán,山開三平仙A以
[平水韻]:下平一先·去聲十七霰
[唐 音]:*i?n
[國 語]:yán
[粵 語]:jin4
[閩南語]:ian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下】【廴字部】 延; 康熙筆畫:7; 頁碼:頁352第30【唐韻】以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夷然切,??音綖。【說文】長行也。 又【廣韻】進也。【禮·射義】孔子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。【儀禮·覲禮】??者延之曰升。【註】從後詔禮曰延。延,進也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長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延永,長也。凡施於年者謂之延,施於衆長謂之永。【班固·西京賦】歷十二之延祚。 又【廣韻】遠也。【史記·蒙恬傳】延袤萬餘里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??也。【疏】鋪??也。 又【正韻】納也。【前漢·公孫弘傳】弘起客館,開東閣,以延賢人。 又【集韻】及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賞延于世。 又【廣韻】稅也,言也。 又【韻會】遷延也,淹久貌。【左傳·襄十四年】晉人謂之遷延之役。【註】遷延,卻退也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遷延邪睨。【註】李善曰:遷延,引身也。 又盤屈曰宛延。【揚雄·甘泉賦】颺翠氣之宛延。【註】宛延,長曲貌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閒也。【疏】謂閒??。今墓道也。【左傳·隱元年隧而相見註】隧若今延道。 又【韻會】州名。漢高奴縣,後魏置延州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隱元年】至於廩延。【註】廩延,鄭邑。??留酸棗縣北有延津。又【昭二十七年】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。【註】季子本封延陵,後復封州來,故曰延州來。又【前漢·地理志】張掖郡有居延縣。【註】居延澤在東北,古文以爲流沙。 又姓。【後漢·延篤傳】篤,南陽人,爲京兆尹。 又【集韻】以淺切,音演。冕上覆也。【禮·玉藻】天子玉藻十有二旒,前後邃延。【集韻】或作綖。 又【廣韻】于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延面切,??音羨。【集韻】延,及也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重閨幽闥,轉相踰延。望?窱以逕庭,渺不知其所返。【註】延言互相周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