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庳
bēi ? ㄅㄟˉ 又 pí ㄆㄧˊ
◎ 低下:墮高堙庳(削平高丘,填塞洼地)。
◎ 矮:宮室卑庳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庳 bì
〈名〉
兩旁高中間低的房屋 [house with tall sides]
庳,中伏舍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謂高其兩旁而中低伏之舍也。”
詞性變化
◎ 庳 bì
〈形〉
(1) [土地] 低洼的 [low]
宮室卑庳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
其卑濕。——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。注:“下地也。”
楚民要庳車。——《史記·循吏傳》
(2) 又如:庳側(低下 偪側);庳濕(低下潮濕)。又指 [建筑物] 低矮。如:庳狹(低矮狹窄);庳惡(矮小簡陋);庳下(低矮);庳陋(矮小簡陋)
(3) [人] 矮的 [short]
其民豐肉而庳。——《周禮》
漢語字典
[①][bì]
[《廣韻》便俾切,上紙,並。]
[《廣韻》必移切,平支,幫。]
(1)兩旁高而中間低的屋舍。
(2)引申為低矮;短。
(3)低洼。
(4)低下。
[②][bì]
[《集韻》毗至切,去至,並。]
古國名。
[③][pí]
[《集韻》頻彌切,平支,並。]
(1)雌鵪鶉。
(2)通“毗”。輔助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便婢切,上4紙,pì,止開三上支A並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·上聲四紙·去聲四寘
[唐 音]:bhi??
[國 語]:bēi,bǐ
[粵 語]:bei1pei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下】【廣字部】 庳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347第06【唐韻】便俾切,脾上聲。【說文】庳中,伏舍。一曰屋卑。【左傳·襄三十一年】宮室卑庳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賔彌切【正韻】逋眉切,??音卑。【廣韻】庳下也。【周語】陂唐汚庳,以鍾其美。【揚子·法言】庳則儀秦。 又【玉篇】短也。【周禮·地官】其民豐肉而庳。 又【集韻】毗至切,音?。有庳,國名。【孟子】封之有庳。 又通作鼻。【後漢·東平王蒼傳】昔象封有鼻。【註】有鼻,國名。在今永州營道縣北。 又【集韻】頻彌切,音陴。鶉牝名。【爾雅·釋鳥】鵪鶉,其雄鵲牝庳。 又與毗通。【荀子·宥坐篇】天子是庳。【註】庳讀曰毗。輔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