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已
yǐ ? ㄧˇ
◎ 止,罷了:學不可以已。死而后已。
◎ 表示過去:已經。事已至此。已往。業已。
◎ 后來,過了一些時間,不多時:已忽不見。
◎ 太,過:不為已甚。
◎ 古同“以”。
英文翻譯
◎ 已
afterwards already end stop too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已 yǐ?
〈動〉
(1) (象形。象蛇形。一說原與“子”同字。本義:停止)
(2) 同本義 [cease;stop]
雞鳴不已。——《詩·鄭風·風雨》。傳:“已,止也。”
德音不已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南山有臺》。傳:“已,止也。”
以故事得已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操蛇之神聞之,懼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是亦不可以已乎?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累寸不已,遂成丈匹。——《后漢書·列女傳》
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,必慮人逼取,而惴惴焉,摩玩之不已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
(3) 又如:不已
(4) 完成,完畢 [finish]
已,成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已事遄往。——《易·損》。注:“竟也。”
且曰吾已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。注:’猶決竟也。”
有司已于事而竣。——《國語·齊語》。注:“畢也。”
(5) 又如:已矣(完了,逝去)
(6) 治愈 [cure]
已大風、攣踠、瘺癘治愈大風、攣踠、瘺、癘(等重病)。大風,麻風病。攣踠,手腳彎曲不能伸展。瘺,脖子腫。癘,惡瘡]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詞性變化
◎ 已 yǐ?
〈副〉
(1) 已經 [already]——表示動作變化達到的程度
北向不能得日,日過午已昏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(2) 如:已裝不卸(喻已成定局,無法改變)
(3) 以前 [before]。如:已先(從前;先前);已事(往事)
(4) 罷了,算了 [well]。如:已乎(算了)
(5) 太 [too]——表示程度
無已大康,職思其居。——《詩·唐風》
死而湮沒不足道者,亦已眾矣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(6) 又 [also]——表示行為的頻率
周子居常云:“吾時月不見 黃叔度,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。”——《世說新語》
(7) 最終,終歸 [finally]
其所以貫理焉,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。——《荀子》
(8) 已而,然后 [then;after that]
庭中始為籬,已為墻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漢語字典
[①][yǐ]
[《廣韻》羊己切,上止,以。]
[《廣韻》羊吏切,去志,以。]
(1)停止。
(2)完畢。
(3)終于。
(4)罷了,算了。
(5)罷免,黜退。
(6)謂病愈;治愈。
(7)太;過分。
(8)已經。
(9)已往,從前。參見“已事”。
(10)隨后,旋即。
(11)又。
(12)不許;不承諾。
(13)必,一定。
(14)與,給予。
(15)指示代詞。此,如此。
(16)語氣詞。表確定語氣,相當于“了”。
(17)語氣詞。表肯定而帶感嘆語氣,相當于“啊”。
(18)語氣詞。用于句首。
(19)同“以”。表示時間、方位、數量的界限。
(20)同“以”。因;因為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之部喻四母,ji?
[廣 韻]:羊己切,上6止,yǐ,止開三上之以
[平水韻]:上聲四紙
[唐 音]:*i??
[國 語]:yǐ
[粵 語]:ji5
[閩南語]:i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中】【己字部】 已; 康熙筆畫:3; 頁碼:頁326第11【廣韻】羊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養里切,??音以。【玉篇】止也,畢也,訖也。【廣韻】成也。【集韻】卒事之辭。【易·損卦】已事遄往。 又【玉篇】退也。【廣韻】去也,棄也。【書·堯典】試可乃已。【論語】三已之。 又太也。【廣韻】已,甚也。【孟子】仲尼不爲已甚者。【註】不欲爲已甚,太過也。 又【廣韻】過事語辭。【史記·灌夫傳】已然諾。【註】索隱曰:謂已許諾,必使副其前言也。 又【類篇】語已也。【增韻】語終辭。【前漢·梅福傳】亦無及已。 又踰時曰已而。【史記·高帝紀】已而有娠。 又與以通。【荀子·非相篇】人之所以爲人者,何已也。曰:以其有辨也。【前漢·張良傳】殷事以畢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?羊吏切,音異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