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尋
(尋)
xún ?ㄒㄩㄣˊ
◎ 找,搜求:尋找。尋覓。尋機。尋問。尋訪。尋釁。追尋。尋章摘句。
◎ 古代的長度單位(一尋等于八尺):尋常(古代八尺為“尋”,倍尋為“常”,都是平常的長度,后泛指平常、素常)。
英文翻譯
◎ 尋
look for seek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尋
尋 xún?
〈名〉
(會意。從工口,從又(彐)寸。本義:八尺為尋) 中國古代的一種長度單位,八尺為尋 [a measure of length]
尋,繹理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度人之兩臂為尋,八尺也。
尋,長也。周官之法,度廣為尋。——《方言一》
是尋是尺。——《詩·魯頌·閟宮》。傳:“八尺曰尋。”
舒肘知尋。——《大戴禮記·主言》
度尋舒兩肱也。——《小爾雅》
蹄間三尋。——《史記·張儀傳》。索隱:“七尺曰尋。按,程氏瑤田云,度廣曰尋,度深曰仞。皆伸兩臂為度。度廣則身平臂直,而適得八尺;度深則身側臂曲,而僅得七尺。其說精巧,尋仞皆以兩臂度之,故仞亦或言八尺,尋亦或言七尺也。”
爭尋常以盡其民。——《左傳·成公十二年》
無尋尺之祿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
千尋鐵鎖沉江底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深逾尋丈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
詞性變化
◎ 尋
尋 xún?
〈動〉
(1) 尋找 [look of;search;seek]
遠尋師學。——《后漢書·列女傳》
尋向所志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尋視其側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記·游黃山記》
尋其方面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
(2) 又如:尋事(找岔子;招惹);尋門路不著(托人情找不著門路);尋瑕索瘢(尋找缺陷);尋疵責人(喻故意挑剔毛病,指責他人);尋孔討氣(找岔子生氣);尋宿兒(投宿)
(3) 探究;研究;推求 [study;rearch;inquire into]
一一皆可尋其源。——蘇軾《王維吳道子畫》
(4) 又如:尋事(尋思;考慮);尋朱數墨(只知道背誦文句,不明白道理);尋省(推求省察)
(5) 用 [use]
尋,用也。——《小爾雅》
日尋干戈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
將尋斧柯。——《孔子家語·觀周》
尋網求食,利在昏夜:此蜘蛛也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三年將尋師焉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
(6) 又如:尋戈(動用兵力);尋斧(用斧);尋師(用兵)
(7) 繼續 [continue]
及武侯死后,夫人尋逝,臨終遺教,惟以忠孝勉其子 瞻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有利必有害,有損必有益,相糾相尋,至于無盡。——譚嗣同《思篇》
(8) 又如:尋復(相繼);尋聲(隨聲);尋續(相繼,連續)
(9) 討伐,派兵去鎮壓 [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]
夫三軍之所尋,將蠻夷戎狄之驕逸不虔,于是乎致武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》
(10) 追逐 [pursue]
乃有迅羽輕足,尋景追括。——漢· 張衡《西京賦》
(11) 又如:尋行逐隊(會合在一起);尋邏(巡查警戒);尋蹤(跟蹤捕捉)
(12) 通“燖”。用熱水脫毛 [hot-water depilate]
必尋盟若可尋也。亦可寒也。——《左傳·哀公十二年》
聘而言盟者,尋舊盟也。——《公羊傳·成公三年》
◎ 尋
尋 xún?
〈副〉
(1) 經常,時常 [often]。如:尋常外(不尋常);尋嘗(平時);尋俗(尋常,平時)
(2) 頃刻,不久 [in a short instant;soon;after a little]
未果,尋病終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尋移刑部。——清· 張廷玉《明史》
帝尋被執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尋遣丞請還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◎ 尋 xún?
〈介〉
(1) 沿著,順著 [along]
紹遂尋山北行。——《后漢書》
輕舟泛月尋溪轉,疑是山陰雪后來。—— 唐· 李白《東魯門泛舟》
(2) 又如:尋村轉疃(走村串巷)
漢語字典
[①][xún]
[《廣韻》徐林切,平侵,邪。]
亦作“1”。“尋1”的繁體字。
(1)古代長度單位。一般為八尺。
(2)量具。參見“尋引”。
(3)長。
(4)考索;探求。
(5)重溫;重申。
(6)連續;經常。
(7)尋找;謀求。
(8)引申為追蹤。
(9)隨著;循著。參見“尋聲”。
(10)延伸。
(11)依附;依循。
(12)不久;接著;隨即。
(13)用。
(14)同“巡”。周行視察。
(15)姓。晉有尋曾。見《廣韻·平侵》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下平十二侵
[國 語]:xún,xín
[粵 語]:cam4
[閩南語]:chhim5,siam5,sim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寅集上】【寸字部】 尋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293第33〔古文〕??【唐韻】徐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徐心切,??音潯。【說文】繹理也,本作??,從工口,從又寸。工口,亂也。又寸,分理之也。彡聲。【增韻】求也。【前漢·黃霸傳】語次尋繹。【註】抽引而出也。 又度名。【周禮·地官·媒氏註】八尺曰尋,倍尋曰常。【小爾雅】四尺謂之仞,倍仞謂之尋。【孟子】枉尺而直尋,宜若可爲也。 又仍也,繼也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日尋干戈,以相征討。【古語】毫末不扎,將尋斧柯。 又俄也。【晉羊祜讓開府表】以身誤陛下辱高位,傾覆亦尋而至。 又用也。【左傳·僖五年】將尋師焉。【註】尋,用也。 又侵尋,猶浸淫也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巡郡縣,侵尋太山矣。 又借作溫燖。【左傳·哀十二年】吳使人請尋盟。子貢曰:若可尋也,亦可寒也。【註】尋,重也,溫也,前盟巳寒,更溫之使熱。與燖義同。 又長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自關以西,秦晉梁益閒,凡物長謂之尋。 又俗謂庸常爲尋常。 又姓。晉尋會,唐劉黑闥將尋相。 【韻會】毛氏曰:從口。俗從幾作??,非。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