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坐
zuò ?ㄗㄨㄛˋ
◎ 古人雙膝跪地,把臀部靠在腳后跟上,這是其本義,后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:席地而坐。坐待。坐墊。坐骨。坐化(佛教指和尚盤膝坐著死去)。坐禪。坐功。坐騎。
◎ 乘,搭:坐車。坐船。
◎ 堅守,引申為常駐,不動:“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”。坐莊。
◎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對著某一方向:坐落。坐北朝南。
◎ 把鍋、壺等放在火上:坐鍋。
◎ 物體向后施壓力:房頂往后坐。
◎ 介詞,因,由于,為著:“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于二月花”。
◎ 副詞(a.空,徒然,如“胡為坐自苦,吞悲仍撫膺”;b.無故,自然而然,如“如若此,則鹽必坐長十倍”;c.遂,即將,如“寒英坐銷落,何用慰遠客”;d.深,如“感此傷妾心,坐愁紅顏老”;e.正,恰好,如“西村渡口人煙晚,坐見漁舟兩兩歸”)。
◎ 定罪:連坐。反坐。坐贓(犯貪贓罪)。
◎ 瓜果等植物結實:坐瓜。坐果。
◎ 同“座”。
英文翻譯
◎ 坐
sit sitz squat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坐 zuò?
〈動〉
(1) (會意。《說文》古文作象形字,象兩人坐在土上。本義:人的止息方式之一。古人席地而坐,坐時兩膝著地,臀部壓在腳跟上)
(2) 同本義 [sit]
像二人對坐土形。——林義光《文源》
坐而遷之。——《禮記·曲記》。疏:“坐通名跪,跪名不通坐也。”
退而坐,取屨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
受立、授立,不坐。——《禮記·少儀》
武坐致 右憲王。——《禮記·樂記》。疏:“坐,跪也。”
坐行而入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六年》。注:“膝行也。”按,坐者,尻也,處也。古席地而坐,膝著席而下其臀曰坐,聳其體曰跪。跪,亦謂之啟。跪可言坐,坐不可言跪也。
侯生坐上坐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坐以待旦。——《書·太早上》
坐如尸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
項王、 項伯東向坐, 亞夫南向坐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先生坐!何至于此!寡人喻矣。——《戰國策·魏策》
席不正不坐。——《論語·鄉黨》
坐語未訖。——《漢書·趙尹韓張兩王傳》
(3) 現代在椅、凳出現后,凡將臀部置于椅、凳以支持身體的重量者皆為坐 [sit]
坐看霞色晚,疑是赤城標。——孟浩然《舟中曉望》
(4) 又如:坐地(坐下;坐著;坐在地上);坐堂(坐在堂上);坐上客(原指在坐賓客。后稱受人禮遇為坐上客);坐嘯(閑坐吟嘯,無所事事);坐拜(跪拜);坐右(曲右足而坐);坐列(排列而坐。形容無斗志;坐在店鋪內);坐思(坐著思念);坐起(安坐或起立;起身而坐);坐靜(靜坐修持);坐飲(入座宴飲);坐催(坐等催取)
(5) 引申為就坐,就任,包含“主持”、“掌管”的意思 [be seated]
二子在幄,坐射犬于外,既食而后食之。——《左傳》
就打止靈霄寶殿,教他龍床坐不成。——《西游記》
(6) 又如:坐膺(榮膺;受封);坐辦(清制,非常設機構中負責日常事務者);坐館(任塾師或幕客)
(7) 定罪,由…而獲罪 [be punished]
使與邾大夫坐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三年》。注:“訟曲直也。”
坐,罪也。——《蒼頡篇》
遣郭威招誘 白承福入居 太原城中,以謀叛坐之,并其部屬四百余口盡殺之,不留一個。——《新編五代史平話》
(8) 又如:妄坐(受冤枉而誤判其罪);坐大辟(判為死刑);坐假(因受誣而獲罪);反坐;連坐;坐法(犯法獲罪);坐死(坐罪而被處死)
廣漢雖坐法誅。——《漢書·趙尹韓張兩王傳》
廣漢竟坐要斬。
禹坐要斬。
(9) 因…犯罪,觸犯法律 [commit a crime]
又坐賊殺不辜、鞠獄故不以實、擅斥除騎士乏軍興數罪。——《漢書·趙尹韓張兩王傳》
(10) 居留,停留 [stay]
坐,止也。從土,從畱省。會意。土所止也。此與留同意。——《說文》
父子坐旅中,惝恍累日,因留過歲。——清· 歸莊《黃孝子傳》
(11) 又如:坐窩子(留在原處)
(12) 守,防守 [guard]
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。——《左傳·桓公十二年》
省外各府州縣,皆有坐省家丁。——徐珂《清稗類鈔》
(13) 又如:坐索(守候索取;守候催促);坐陣(守衛陣地);坐鋪(守衛本鋪。謂警戒);坐夜(守夜)
(14) 槍炮發射時由力的反作用而使槍炮向后移動 [recoil]。如:步槍的坐勁不小
(15) 建筑物由于基礎不穩固而下沉 [sink]。如:這房子向下坐了
(16) 置放。放在或擺在指定的位置上 [put]。如:坐一壺水;坐墊(安放在椅子、凳子上的墊子);坐鐘(放在桌案上的時鐘);把壺坐上
(17) 乘,搭 [機、船、車等] [travel by]。如:我走旱路坐車,走水路坐船,走泥路坐撬,走遠路坐飛機、坐火車;坐馬(供騎坐的馬)
詞性變化
◎ 坐 zuò?
〈名〉
(1) 坐兒,坐位。后來寫作“座” [seat]
坐中數千人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陌上桑》
請以劍舞,因擊沛公于坐,殺之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置之坐上。
設一虛坐。——宋· 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
滿坐賓客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滿坐寂然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
(2) 又如:滿坐兒;這個劇場有五千個坐兒;坐上(座席上);坐上客(座席上的賓客)
(3) 一次連續坐著的時間 [sitting]。如:一坐就讀了一本書
◎ 坐 zuò?
<連>
(1) 因為;由于 [because]
停車坐愛楓林晚。——杜牧《山行》
但坐觀羅敷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陌上桑》
坐謫興國州判官。——《明史》
(2) 又如:坐此解職;坐是(因是之故,因此);坐懷(因念,因而想到)
漢語字典
[①][zuò]
[《廣韻》徂臥切,去過,從。]
[《廣韻》徂果切,上果,從。]
(1)古人鋪席于地,兩膝著席,臀部壓在腳后跟上,謂之“坐”。后來把臀部平放在椅子、凳子或其他物體上以支持身體稱為“坐”。
(2)使之就坐;留坐。
(3)居留,停留。
(4)拒守。
(5)置放。一般指把鍋、壺等放在爐火上。亦指燒煮。
(6)乘。
(7)座。座席;座位。
(8)座。指在座的人。
(9)座。托著器物的東西。
(10)座。量詞。
(11)犯罪;判罪。
(12)引申指犯有過錯。
(13)連坐或反坐。
(14)爭訟;對質。
(15)指訴訟代理人。
(16)坐落。謂(建筑物、山、田等)背對著某一方向。
(17)方言。削損;扣除。
(18)槍炮由于反作用力而向后移動,建筑物由于基礎不穩固而下沉。
(19)方言。分娩。
(20)因為;由于。
(21)致;以致。
(22)無故;自然。
(23)正;恰好。
(24)遂;乃。
(25)漸;將。
(26)聊;且。
(27)空;徒然。
(28)殊,非常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歌部從母,dzuai
[廣 韻]:徂果切,上34果,zuò,果合一上戈從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哿·去聲二十一個
[唐 音]:*dzhuɑ?,*dzhuɑ?
[國 語]:zuò
[粵 語]:co5zo6
[閩南語]:che7,cho7,chhe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坐; 康熙筆畫:7; 頁碼:頁225第15〔古文〕?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徂臥切,音座。行之對也。【禮·曲禮】坐如尸。【又】虛坐盡後,食坐盡前。 又便坐,別坐之處。【前漢·文翁傳】在便坐受事。 又【後漢·宣秉傳】秉修高節,光武特拜御史中丞,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,京師謂之三獨坐。 又猶守也。【左傳·桓十二年】楚伐絞,軍其南門。絞人爭出,驅楚役徒于山中。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,大敗之。 又古者謂跪爲坐。【禮·曲禮】先生琴瑟書策在前,坐而遷之。【註】坐,跪也。 又【律】有罪坐。【前漢·文帝紀】除收帑相坐律令。 又罪人對理曰坐。【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】鍼莊子爲坐。 又釋氏大坐曰跏趺。【蓮華經】結跏趺坐。 又與座通。【前漢·梅福傳】當戸牖之法坐。【註】正座也。 又姓。見【姓苑】。 又【集韻】徂果切,音睉。義同。○按坐有上去二音,字韻諸書訓註皆同,惟《轉註古音》坐註引《史記》高帝紀,遂坐上坐。《正義》云:前坐字,在果反,後坐字,在臥反。《字彙》行坐之坐讀上聲,非。《正字通》謂坐字在上聲者,葉音也,亦非。 本作??。【說文】從土,從畱省,土所止也。隷作坐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桓十二年】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其山下,大敗之。〕 謹照原文覆其山下改爲覆諸山下。〔本作??。【說文】從土從留省,土所止也。〕 謹照說文??改??。留改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