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咡
èr ? ㄦˋ
◎ 口旁,口耳之間:“負劍辟咡詔之。”
◎ 蠶吐絲,引申為以絲作琴弦。
◎ 古同“餌(噐 )”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咡 èr?
〈名〉
(1) 口旁。兩耳之間 [side of mouth]
負劍辟咡詔之,則掩口而對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。注:“口旁曰咡。”釋文:口耳之間曰咡。”
(2) 口 [mouth]
循咡覆手。——《管子·弟子職》
詞性變化
◎ 咡 èr?
〈動〉
蠶吐絲 [spin]。如:咡絲(蠶口上下吐絲)。引申為以絲作琴弦
黃絲咡素琴,泛彈弦不斷。——《樂府詩集》
漢語字典
[①][èr]
[《廣韻》仍吏切,去志,日。]
[《廣韻》如之切,平之,日。]
(1)口旁;口耳之間。
(2)蠶吐絲。引申為以絲作琴弦。
(3)通“餌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如之切,上平7之,ér,止開三平之日
[平水韻]:去聲四寘
[國 語]:èr
[粵 語]:ji6mai1mai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咡; 康熙筆畫:9; 頁碼:頁186第01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仍吏切,音餌。【廣韻】口吻也。【禮·曲禮】負劒,辟咡詔之。【註】辟咡詔之,謂傾頭與語也。口旁曰咡。【疏】管子弟子職云:食已,循咡覆手。謂弟子食訖,以手循覆於咡,故知是口旁也。【釋文】口耳之閒曰咡。又【少儀】有問焉,則辟咡而對。 又【集韻】人之切,音而。與?同。詳後?字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