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冉
rǎn ?ㄖㄢˇ
◎ 龜甲的邊。
◎ 〔冉冉〕a.毛、枝條等柔軟下垂;如“柳枝冉冉”;b.慢慢地,如“月亮冉冉升起”。
◎ 姓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冉
冄 rǎn?
〈形〉
(1) (象形。本義:毛柔弱下垂的樣子)
(2) 同本義 [tenderly]
冄,毛冄冄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(3) 又如:冉弱(荏弱)
(4) 逐漸,漸進。常作“冉冉” [gradually]
老冉冉其將至兮。——《離騷》。注:“行貌。”
冉內,行也。又冉冉,進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(5) 又如:冉冉悠悠(行動飄忽貌);冉冉纏纏(慢慢騰騰);冉內趨(指仕宦為政)
詞性變化
◎ 冉 rǎn?
〈名〉
(1) 龜殼的邊緣 [edge of tortoise-shell]
(2) 姓。如:冉魏(國名(350—352)東晉冉閔篡后趙自立,國號魏,史稱冉魏。后為前燕所滅);冉求、冉雍、冉伯牛(春秋魯人。都為孔子弟子)
漢語字典
[①][rǎn]
[《廣韻》而琰切,上琰,日。]
[《廣韻》汝鹽切,平鹽,日。]
亦作“冄1”。
(1)逐漸,漸進。見“冉冉”。
(2)柔弱。
(3)龜甲的邊。
(4)姓。
冉2[nán]
[《集韻》那含切,平覃,泥。]
亦作“冄1”。亦作“冄2”。亦作“1”。
(1)漢代西南少數民族名。亦指其國名。
(2)周時國名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汝鹽切,下平24鹽,rán,咸開三平鹽A日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八琰
[唐 音]:*nji??m,nji??m
[國 語]:rǎn
[粵 語]:jim5
[閩南語]:jiam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冉; 康熙筆畫:5; 頁碼:頁128第36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而琰切,音染。【玉篇】毛冉冉也,行也,進也,侵也。亦作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