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云
(雲)
yún ?ㄩㄣˊ
◎ 雲的古字。明.張自烈《正字通.二部》:“云,雲本字。”
◎ 說話,引文:人云亦云。子曰詩云。云云(如此,這樣;引用文句或談話時,表示結束或有所省略)。
◎ 文言助詞,句首句中句末都用:云誰之思?歲云暮矣,著記時也云。
◎ 水氣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,成團地在空中飄浮:行云流水。云蒸霞蔚。
◎ 指中國“云南省”:云腿(云南省出產的火腿)。云煙(云南省出產的香煙)。
英文翻譯
◎ 云
cloud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云
雲 yún?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《說文》:古文字形。象云回轉形。“雲”為會意字,從雨,從云。本義:云彩。這個意義后作“雲”)
(2) 同本義 [cloud]
(3) 大氣中的水蒸氣,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,或與雨共存時肉眼可見的集合體,叫做云
雲,山川氣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地氣上為云。——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
有其狀若懸於而赤,其名曰云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明理》
云集響應。——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云歸而巖穴瞑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
(4) 又如:云瞑(古樂器名);云根(山石。古人認為云是從山石中產生的,故稱);云ń(傳說中的云車);云狐(用腦門和股兩處的狐皮拼成云形花紋的皮衣料);云輪(云車的輪子);云板(佛教道場上用的一種敲擊樂器);云徹(像掃除殘云那樣干凈徹底);云護(畫在人物周圍環護的云彩);云鴻(云中鴻雁,即鴻雁傳書。后用指書信);云霾(行云和陰霾);云端里看廝殺(袖手旁觀;瞧熱鬧);云山(云霧繚繞的山);云消雨散(指一切事物都如云雨一樣消散不見);云淡風輕;云開見日(比喻清除蒙蔽,重見光明);云情雨意(指男女歡會之情意);云翻雨覆(比喻反復不定)
(5) 比喻輕柔舒卷如云之物
云衫玉帶好威儀,三洞真人入奏時。——唐· 曹唐《小游仙詩》
(6) 又如:云髻(女子的發髻);云鬟(形容女女的頭發卷曲如云);云衫(輕而薄的衣衫)
(7) 懸浮在周圍空氣或一種氣體中的物質的細微質點,通常是看得見的集合物。如: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蘑菇云
(8) 造成損害、毀損、受到懷疑或有爭議的某事物。如:在這樁交易上疑云未散
(9) 借指高空 [upper air;high altitude]
靈皇皇兮既降,猋遠舉兮云中。——《楚辭·九歌·云中君》
(10) 又如:云中(云霄之中,高聳入云的山上);云枝(高聳入云的樹枝);云杪(云霄,高空);云扃(高山上的屋門。借指高山上的房屋)
(11) 指環繞某種物體的一種假定介質 [atmosphere]。如:電子云
(12) 云南省的簡稱 [Yunnan]
(13) 姓
詞性變化
◎ 云
雲 yún?
〈形〉
(1) 比喻盛多 [numerous;many]
齊子歸止,其從如云。——《詩·齊風·敝笱》
威武紛云。——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。顏師古云:“紛云,盛貌。”
(2) 又如:云從(比喻隨從眾多);云會(如云聚集,比喻眾多);云濤(形容云起盛多如波濤洶涌)
(3) 比喻高 [high]
黃帝得之,以登云天。——《莊子·大宗師》
(4) 又如:云天(高天。云,極言其高);云步石梯(登向高處的石階);云房(古時稱隱士或僧道的住所)
(5) 比喻疏遠 [remote]。如:云仍(泛指遠孫);云孫(從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孫);云壤(指天地;比喻相距很遠)
(6) 比喻飄泊不定 [moving]。如:云客(云游江湖的術士);云水全真(游方道士);云心(閑散的心);云水(指遠行腳僧或游方道士);云水道人(指游方道士)
◎ 云 yún?
〈動〉
(1) 說 [say;speak]
我舊云刻子。——《書·微子》。馬注:“云,言也。”
伊誰云從?——《詩·小雅·何人斯》
大旱之日短而云災。——《公羊傳·文公二年》
誰云救之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
自云先世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此中人語云。
云欲自修改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自新》
孔子云。—— 唐· 劉禹錫《陋室銘》
(2) 又如:人云亦云;不知所云;詩云
(3) 有 [have]
其云益乎?——《荀子·法行》
(4) 為,是 [be]
雖云匹夫,霸王可也。——《后漢書》
(5) 旋 [revolve;turn]
洽比其鄰,昏姻孔云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正月》
◎ 云 yún?
〈助〉
無實在意義
當以訓汝子孫,使知前輩之風俗云。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宋將軍云。—— 明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嘗貽余核舟一,蓋大蘇泛赤壁云。—— 明· 魏學《核舟記》
謂之天門云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記》
請命西后云。—— 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◎ 云 yún?
〈代〉
如此;這樣 [such;so]
民人俗語曰“即不為河伯娶婦,水平漂沒,溺其人民”云。—— 褚少孫《西門豹治鄴》
漢語字典
[①][yún]
[《廣韻》王分切,平文,云。]
(1)“雲”的古字。
(2)周旋;回旋。
(3)指旋歸,歸附。
(4)說。
(5)有。
(6)為;是。
(7)能。
(8)如此。
(9)或。
(10)連詞。假如。
(11)助詞。用于句首,無義。
(12)助詞。用于句中,提前賓語。
(13)助詞。用于句末,無義。
(14)猶所。與后面的動詞等組成名詞性結構。
(15)通“損”。
(16)通“蕓”。參見“云云”。
(17)通“紜”。參見“云云”。
(18)姓。漢代有云敞。見《漢書》本傳。
(19)“雲”的簡化字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文部喻三母,hiu?n
[廣 韻]:王分切,上平20文,yún,臻合三平文云
[平水韻]:上平十二文
[唐 音]:*hiu?n,hiu?n
[國 語]:yún
[粵 語]:wan4
[閩南語]:un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子集上】【二字部】 云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86第08【唐韻】【集韻】王分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于分切,??音雲。【說文】山川氣也。象回轉形。後人加雨作雲,而以云爲云曰之云。【正字通】與曰音別義同。凡經史,曰通作云。 又運也。【管子·戒篇】天不動,四時云下,而萬物化。【註】云:運動貌。 又狎昵往復也。【詩·小雅】昏姻孔云。【朱傳】云:旋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】晉不鄰矣,其誰云之。【註】云:猶旋。旋歸之也。 又語助。【詩·小雅】伊誰云憎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秦文公獲若石云于??倉北坂。又陸佃曰:云者,有應之言也。 【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】子朱曰:朱也當御。三云:叔向不應。 又云云:衆語也。《前漢·汲黯傳》上曰,吾欲云云。【註】猶言如此如此也。 又云云:山名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封大山禪云云:【註】云云:太山下小山。 又云爲。【易·繫辭】變化云爲。 又姓。漢云敞。 又與蕓同。【莊子·在宥篇】萬物云云。【註】盛貌。老子作蕓蕓。 又紛云:興作貌。【呂覽·圜道篇】雲氣西行云云然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威武紛云。俗作紜。 又【韻補】葉于先切,言也。【韓愈·剝啄行】我謝再拜,汝無復云。往追不及,來可待焉。
考證:〔【史記·封禪書】秦文公獲若云云于陳倉北坂。〕 謹照原文獲若云云改爲獲若石云。又按云是語助。謹將此十七字移於伊誰云憎之下。 〔【汲黯傳】武帝曰,吾欲云云。【註】猶言如此如此也。〕 謹照原書改前漢汲黯傳上曰,吾欲云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