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丙
bǐng ?ㄅㄧㄥˇ
◎ 天干的第三位,用作順序第三的代稱。
◎ 火的代稱(五行中“丙”、“丁”屬火):付丙(把信件等燒掉)。
英文翻譯
◎ 丙
third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丙 bǐng?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本義:魚尾。《爾雅·釋魚》曰:‘魚枕謂之丁,魚腸謂之乙,魚尾謂之丙’。乙之象魚腸,丙之象魚尾,可無庸說。”)
(2) 魚尾 [fishtail]
魚尾謂之丙。——《爾雅》
(3) 假借為天干的第三位,與地支相配,用以紀年、月、日 [the third of the ten “Celestial Stems”]
其日丙丁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
丙剛丁柔。——《廣雅·釋天》
(4) 如:丙子、丙戍、丙寅以紀年;丙科(漢代考試的第三等科目);丙夜(即三更。半夜,夜中子時)
(5)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,丙為南方之位,因以指南方 [south]
丙位南方,萬物成炳。——《說文》
(6) 又如:丙向(南向,即朝南)
(7) 五行中丙丁屬火,因以為火的代稱。丙為陽火,丁為陰火 [fire]。如:丙丁神(火神);付丙(燒掉)
(8) 在可數序列中的第三個 [the third]。如:丙等
漢語字典
[①][bǐng]
[《廣韻》兵永切,上梗,幫。]
(1)天干的第三位。古代與地支相配用以紀日或紀年。
(2)用作第三的代稱。參見“丙夜”、“丙科”。
(3)古代以十干配五方,丙為南方之位,因以指南方。
(4)五行中丙丁屬火,因以為火的代稱。丙為陽火,丁為陰火。
(5)丙字金文多作,或作︻,狀如魚尾,故為魚尾的代稱。
(6)漢代考試科目名。參見“丙科”。
(7)丙舍的省稱。指墓堂。
(8)通“炳”。見“丙丙”、“丙明”。
(9)姓。漢代有丙吉。見《漢書·丙吉傳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兵永切,上38梗,bǐng,梗開三上庚幫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三梗
[國 語]:bǐng
[粵 語]:bing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子集上】【一字部】 丙; 康熙筆畫:5; 頁碼:頁78第02【唐韻】兵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補永切,??音炳。十幹名之一。【爾雅·釋天】太歲在丙曰柔兆。月在丙曰修。【說文】南方之位也。南方屬火,而丙丁適當其處,故有文明之象。 又【周髀算經】上天名靑丙,下地曰靑戊。 又【張衡·東京賦】大丙弭節,風后陪乗。【註】大丙,神名。 又【集韻】陂病切,音柄。日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