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且
qiě ?ㄑㄧㄝˇ
◎ 尚,還,表示進一層:既高且大。尚且。況且。
◎ 表示暫時:茍且偷安。姑且。
◎ 表示將要、將近:城且拔矣。年且九十。
◎ 一面這樣,一面那樣:且走且說。
◎ 表示經久:這雙鞋且穿呢!
◎ 文言發語詞,用在句首,與“夫”相似:且說。
◎ 姓。
英文翻譯
◎ 且
even just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且 jū?
〈助〉
(1) 用在句末,相當于“啊”
狂童之狂也且。——《詩·鄭風·褰裳》
(2) 另見 qiě?
詞性變化
◎ 且 qiě?
〈副〉
(1) 將近;幾乎 [almost;nearly]
年且九十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上晚年多內寵,小王且二十人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去后且三年。——清· 侯方域《壯悔堂文集》
(2) 將要 [be going to;will;shall]
會且歸矣,無庶予子憎。——《詩·齊風》
故天之且風,草木未動而鳥已翔矣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且為之奈何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以為且噬己矣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
火且盡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
禍且及汝。——清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(3) 又如:且當(該當);且然(亦將如此)
(4) 暫且;姑且 [just;for the time being]
且往觀乎?——《詩·鄭風》
且攜所著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甚且心之所以清。——清· 劉開《問說》
(5) 又如:你且等一下;這事且放一下;且可(猶暫且);且休(暫且休整);且自(暫且;只管);且住(暫止);且暫(猶暫且);且權(暫且;姑且);且則(姑且);且復(姑且再)
(6) 用來加強語氣,表示某事物的極端的、假設的或不可能有的情況或事例 [even]。如:死且不怕,況困難乎
(7) 〈方〉∶表示需要或可以延續很長時間 [for a long time]。如:這筆且用呢;他且來不了呢
◎ 且 qiě?
<連>
(1) 表示并列關系,相當于“又”、“而且” [and]
君子有酒,旨且多。——《詩·小雅》
行牧且蕘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
連拜且泣。——宋· 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
香且甘者。——清· 周容《春酒堂遺書·芋老人傳》
賊能且眾。——清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(2) 又如:貧且賤;橫且直;且并(并且);且是(而且)
(3) 又…又。連用以表示兩件事同時并進 [both…and…]。如:既高且大;且戰且退
(4) 表示選擇關系,相當于“抑或”、“或者” [or]
王以天下為尊秦乎?且尊 齊乎”——《戰國策》
是且非邪。——唐· 韓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(5) 表示遞進關系,相當于“尚且”、“況且” [moreover]
且焉置土石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且北方之人,不習水戰。——《三國志》
且人患志之不立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自新》
余悲之,且曰…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且欲觀客。——清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(6) 又如:且夫(且況。況且)
(7) 表示假設關系,相當于“若”、“假如” [if]
且靜郭君聽 辨而為之也,必無今日之患也。——《呂氏春秋》
且復妄言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(8) 又如:且如(假如;如果);且使(假使;倘若)
(9) 尚且,還
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辭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為眾人師且不敢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且繼今以往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
(10) 另見 jū?
漢語字典
[①][qiě]
[《廣韻》七也切,上馬,清。]
[《廣韻》子魚切,平魚,精。]
(1)此;今。
(2)茍且。
(3)應當。
(4)副詞。將要。
(5)副詞。將近,幾近。
(6)副詞。再,又。
(7)副詞。姑且;暫且。
(8)副詞。尚且。
(9)副詞。即,就。
(10)副詞。豈,難道。
(11)副詞。猶何。表示反詰。
(12)副詞。尚;還。
(13)連詞。連接兩個形容詞或形容詞性詞組,約相當于“又……又……”。
(14)連詞。連接兩個動詞,表示兩件事同時進行。
(15)連詞。而且;并且。表遞進。
(16)連詞。還是,或者。表選擇。
(17)連詞。卻;但是。表轉折。
(18)連詞。與,及。表并列。
(19)連詞。若,如果。表假設。
(20)連詞。即使,縱然。表讓步。
(21)助詞。用在句首,表示提挈,猶夫。
(22)通“抯”。取,拿。
(23)姓。春秋吳有且姚。見《左傳·哀公十二年》。
[②][jū]
[《廣韻》子魚切,平魚,精。]
(1)多貌。
(2)恭敬貌。《詩·周頌·有客》:“有萋有且,敦琢其旅。”毛傳:“萋且,敬慎貌。”一說,眾盛貌。馬瑞辰通釋:“萋、且雙聲字,皆以狀從者之盛……且與居同部義近。且且猶言裾裾。”《荀子》楊倞注:“裾裾,盛服貌。草之盛曰萋萋,服之盛曰裾裾,人之盛曰萋且,其義一也。”
(3)猶俱,都。
(4)承籍。
(5)助詞,用于句末,猶啊。
(6)用于人名、地名。如《漢書·高帝紀上》有龍且、《地理志上》有且蘭。
(7)通“趄”。
(8)通“沮”。見“且2泄”。
[③][zǔ]
“祖1”的古字。
[④][cú]
[《集韻》叢租切,平模,從。]
(1)通“徂”。(1)往。《詩·鄭風·溱洧》:“女曰:'觀乎!'士曰:'既且。'”陸德明釋文:“且音徂,往也。”(2)猶存,思念。《詩·鄭風·出其東門》:“雖則如荼,匪我思且。”陸德明釋文:“且音徂,《爾雅》云:存也。”一說為語助詞。見朱熹《集傳》。
(2)通“粗”。見“且4苴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魚部精母,tzia
[廣 韻]:子魚切,上平9魚,jū,遇開三平魚精
[平水韻]:上平六魚·上聲二十一馬
[唐 音]:*tsia?,tsia?
[國 語]:qiě,jū
[粵 語]:ce2zeoi1zoeng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子集上】【一字部】 且; 康熙筆畫:5; 頁碼:頁77第07〔古文〕????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淺野切【正韻】七野切,??音跙。借曰之辭。【論語】且予之類是也。 又未定之辭。【禮·檀弓】曾子曰:祖者,且也。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。 又又也。【詩·小雅】君子有酒,多且旨。 又此也。【詩·周頌】匪且有且。【傳】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。 又姑且也。【詩·唐風】且以喜樂。 又將也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范增謂項莊曰:若屬且爲所鹵。 又茍且也。【莊子·庚桑楚】老子語南榮趎曰:與物且者,其身不容,焉能容人。【註】且者,姑與物爲雷同,而志不在也。 又姓。宋且謹修,明且??。俗誤讀苴。 又通作俎。薦牲具。祭祀燕饗用之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子余切,音疽。【說文】薦也。 又同趄。行不進也。【易·夬卦】其行次且。別作趦趄。 又多貌。【詩·大雅】籩豆有且。 又蝍蛆亦曰卽且。【史記·龜筴傳】騰蛇之神,而殆於卽且。 又【爾雅·釋天】六月爲且。【郭註】闕詁。或云:一作焦月。六月盛熱,故曰焦。 又巴且,見【司馬相如賦】。【史記】作猼且,卽巴焦。 又語餘聲。【詩·鄭風】士曰旣且。【朱傳】音疽。語辭,與乃見狂且,其樂只且,匪我思且,椒聊且,曰父母且,諸且字皆語餘聲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叢租切。與徂同,往也。 又【韻會】七序切,徐去聲。恭敬貌。【詩·周頌】有萋有且。 【正字通】《說文》且從幾,足有二橫。一,地也。象藉於地形。音阻。阻詛諧且爲聲,餘義皆假借。孫愐譌用子余切。《韻會》馬韻且引《說文》義同俎,譌轉魚韻,爲孫切所蔽,音同疽,音義相矛盾。又俎本作且,且字借義旣廣,故別加半肉作俎以別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