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飭
成語(Idiom):警飭(jǐng shì)
發音(Pronunciation):jǐng shì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警惕、警戒、戒備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指提醒人們時刻保持警惕,不放松警戒。形容對可能發生的事情保持高度警覺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提醒人們保持警惕的場合,特別是在面臨危險、風險或重要決策時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漢書·鄭異傳》載:“鄭異自以為智略,進諫頗多,然無所成,以為天不佑己,故諷人曰:‘天不佑我,不如早早警飭。’”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漢朝,鄭異是漢朝的一位官員,他自認為智謀出眾,但在政治上卻沒有取得什么成就,于是他就用這個成語來表達自己的失意和無奈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由兩個詞組成,都是單音節詞語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在面對未知情況時,我們要時刻保持警飭,不能掉以輕心。
2. 這個地方犯罪率很高,大家要加強警飭,保護好自己的財物安全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警飭”與“警報”聯想起來,都是表示警戒、警惕的意思。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警報聲中保持警飭的狀態,這樣可以幫助你記憶這個成語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軍事戰略和防御體系,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初級):老師教育我們要時刻保持警飭,不要隨便相信陌生人。
2. 初中生(中級):考試前,我們要警飭起來,認真復習,爭取取得好成績。
3. 高中生(高級):在選擇大學專業時,我們要警飭起來,考慮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發展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