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讬
成語(Idiom):回讬(huí tǔ)
發音(Pronunciation):huí tǔ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回讬是一個漢語成語,意為回答、回復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回讬是由“回”和“讬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其中,“回”表示回答、回復的動作,“讬”表示受托、托付。回讬的含義是回答別人的問題,回復別人的請求,表示對他人的托付作出回應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回讬常用于書信、郵件、短信等溝通方式中,表示對他人的詢問或請求做出回答或回復。也可以用于口語中,表示回應別人的提問或請求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回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傳統。在古代,人們使用書信來溝通交流。當有人寫信給他人,希望得到回復時,會在信中使用“回讬”一詞,表示期待對方的回答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個詞語逐漸演變為固定的成語,成為了表達回答、回復的常用詞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回讬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,由動詞“回”和動賓短語“讬”組成。其中,“回”是動詞,表示回答、回復的動作;“讬”是動賓短語,表示受托、托付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收到了你的郵件,正在回讬中。
2. 我會盡快回讬你的請求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幫助記憶回讬這個成語:
1. 將“回讬”分解為“回”和“讬”,并理解其含義為回答、回復。
2. 將回讬與回答、回復相關的場景聯系起來,例如寫信、郵件、短信等溝通方式中的回答和回復。
3. 創造一些與回答、回復相關的聯想圖像,例如一個人在寫信回答他人的問題,或者一個手機上顯示著回復的短信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想要進一步學習回讬這個成語,可以:
1. 閱讀相關的書籍、文章,了解回讬在不同語境中的使用方式。
2. 通過參與討論、寫作等方式,運用回讬這個成語,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。
3. 學習其他與回答、回復相關的成語,例如“回答如流”、“回復如響”等,拓展自己的成語知識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6-12歲):老師問問題,我回讬了正確的答案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我收到了朋友的消息,立刻回讬了他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老師給了我一封信,我馬上回讬了感謝的郵件。
4. 大學生(19-22歲):我在論壇上提出了問題,得到了很多人的回讬。
5. 成年人(23歲及以上):我收到了工作邀請,回讬了確認的郵件。
以上是關于中國詞語“回讬”的全面學習指南,希望對你有幫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