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派
基本解釋
◎ 一派 yīpài
(1) [tributary]∶一條支流;一條水流
一派死水
(2) [school]∶一個流派;一個派別
中立的一派
(3) [a crop of]∶一片;一陣
一派謊言
詳細解釋
(1).一條支流;一條水流。 唐 劉威 《黃河賦》:“惟天河之一派,獨殊類於百川。”《宋史·河渠志四》:“內庭池籞既多,患水不給,又於西南水磨引 索河 一派,架以石渠絶 汴 ,南北筑堤,導入 天源河 以助之。”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地部一》:“吾 閩 建安 一派溪源,自 武夷 九曲 來,一瀉千里,清可以鑒。” 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二五:“污濁的血固然污濁了,清新的血也漸變陳舊,紅殷殷的,象一派死水。”
(2).一個流派;一個派別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九四:“ 程子 承 周子 一派,都是太極中發明。” 梁啟超 《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》第四章:“其間又有一派,則文士及哲學家……欲衍 柏拉圖 之共產主義,建理想的邦國。”
(3).謂一類。 毛澤東 《論人民民主專政》:“ 洪秀全 、 康有為 、 嚴復 和 孫中山 ,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。”
(4).猶一片;一陣。用于景色、氣象、聲音、言語等。 宋 戴復古 《靜齋張敏則舍人贈詩因用其韻為酬》:“胸次詩書一派清,學如耕稼到秋成。” 金 元好問 《自題寫真》詩之二:“一派春煙澹不收,漁家已許借扁舟。” 元 薩都剌 《上雜京詠》之一:“一派蕭韶起半空,水晶行殿玉屏風。”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報仇》:“那兩個漢子道:‘小人并沒此事,都是一派胡言。’” 周立波 《山鄉巨變》下十六:“忽然間,一派急閃才過去,挨屋炸起一聲落地雷。”
成語(Idiom):一派(yī pài)
發音(Pronunciation):yī pài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言談舉止或言辭表達不真實、不可信、不可靠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表示某人的言談舉止或言辭表達不真實、不可信、不可靠。常用來形容虛偽、假裝的人或事物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言行不一致,或者形容某種事物的虛假外表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成語“一派”最早出自于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不可信其言,一派也。”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名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道貌岸然,但實際上是一派胡言。
2. 這個人說話總是一派胡言,誰會相信他呢?
3. 這幅畫看似精美,實際上卻是一派騙術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一派”與“一片”相對應,表示言行不真實、虛假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與“一派”相關的成語,如“一派胡言”、“一派虛偽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說的話一派胡言,完全不可信。
2. 初中生:這個人的行為一派虛偽,別被他騙了。
3. 高中生:政客們在選舉期間總是說一派胡言,讓人無法相信他們的承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