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道的
基本解釋
亦作“ 不道得 ”。1.豈肯;難道。 元 王實甫 《破窯記》第四折:“則今日寫本申朝,不道的饒了你哩也。” 元 李行道 《灰闌記》楔子:“我去之后,你好生看覷看母親。若有些好歹,我不道的輕輕饒了你哩!”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八六回:“你這小孩兒家,空口來説空話,倒還敢奚落老娘,老娘不道的吃傷了哩?”
(2).不至于,不見得。 元 無名氏 《千里獨行》第一折:“嫂嫂,當初依 關羽 呵,今日不道的有失也。”《古今小說·史弘肇龍虎君臣會》:“你空手去説親,只道你去取笑他;我教你把這件物事將去為定,他不道得不肯。”
(3).猶言豈不是。《水滸傳》第十六回:“便賣些與我們,打什么不緊?看你不道得捨施了茶湯,便又救了我們熱渴。”
成語(Idiom):不道的
發音(Pronunciation):bù dào de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不守道義,行為不正派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指人的行為不合乎道義,違背了正義和公平原則。常用來形容人品敗壞,行為不端正,缺乏道德準則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違法亂紀、不守規矩、不講道德的人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不道的成語最早出現在《左傳》中,原文是“不道而行”,意為不守道義而行動。后來演變為現在的成語“不道的”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 + 的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行為真是不道的,居然敢偷竊別人的財物。
2. 這個人嘴巴很甜,但是他的行為卻是不道的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不道的”與行為不正派的人聯系起來,形成記憶聯結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相關成語,如“不義之財”、“不正之風”等,以擴展對道德準則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做作業時抄襲別人的答案是不道的行為。
2. 初中生:別人幫助你的時候要記得感謝,不要做出不道的舉動。
3. 高中生:在考試中作弊是一種不道的行為,違反了考試的公平性原則。
4. 大學生:大學期間要遵守學術道德,不要從網上抄襲論文,這是一種不道的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