孑然
基本解釋
[釋義]
(形)〈書〉形容孤獨。
[構成]
附加式
英文翻譯
1.[書] (形容孤獨) solitary; in solitude; lonely; alone
詳細解釋
(1).孤立,孤單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陸瑁傳》:“ 孫權 忿 公孫淵 之巧詐反覆,欲親征之, 瑁 上疏諫曰:‘……若 淵 狙詐,與北未絶,動眾之日,脣齒相濟。若實孑然無所憑賴,其畏怖遠迸,或難卒滅。’” 前蜀 杜光庭 《墉城集仙錄·緱仙姑》:“﹝ 緱仙姑 ﹞於 魏夫人 仙壇,精修香火十餘年,孑然無侶。” 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仗俠》:“我孑然一身,有何掛礙!” 清 蔣士銓 《桂林霜·再遣》:“夫拋婦,子撇娘,此身孑然存若亡。” 瞿秋白 《<餓鄉紀程>跋》:“何況孑然飄零,遠去故鄉,來此絕國,交通阻隔,粗糲噎喉,餓鄉之‘餓’,錘煉我這繞指柔鋼。”
(2).特出。 宋 范仲淹 《唐異詩序》:“觀乎處士之作也,孑然弗倫,洗然無塵。”
(3).全體之貌。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於是乎有折俎加豆,酬幣宴貨,以示容合好,胡有孑然其效 戎 狄 也?” 韋昭 注:“孑然,全體之貌也。”
成語(Idiom):孑然(jié rán)
發音(Pronunciation):jié rá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獨自一人,孤零零的樣子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孑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,第一個字“孑”意為孤獨、孤立,第二個字“然”意為如此、如是。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表示獨自一人、孤零零的樣子的詞語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孑然一身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孤獨、孤立的狀態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人群中感到孤獨,或者是某個人在某個環境中沒有伙伴或支持的情況下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孑然一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中,描述了李斯在秦朝官場中的孤獨和孤立。李斯是秦始皇的重要宰相,但他在官場中因為個性孤僻,沒有朋友,也沒有得到其他官員的支持。因此,他被形容為“孑然一身”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成語“孑然一身”的結構是形容詞+副詞+名詞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在異國他鄉感到孑然一身。
2. 小明在新學校里沒有朋友,孑然一身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孑然一身與孤獨、孤立的概念聯系起來進行記憶。可以想象一個人獨自一人,沒有任何伙伴,處于孤零零的狀態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與孑然相關的成語,如孤注一擲、孤軍奮戰等,以擴大對孑然相關概念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在操場上看到一個孑然一身的小貓,我覺得它很可憐。
2. 初中生:他在新班級里沒有朋友,感到孑然一身。
3. 高中生:他因為個性孤僻,一直孑然一身,很少與人交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