矰罻
成語(Idiom):矰罻(zēng yǐ)
發音(Pronunciation):zēng yǐ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人的行為舉止懶散、不積極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矰罻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,其中,“矰”指的是一種箭筒,用來存放弓箭,“罻”指的是箭筒的繩索。矰罻本意是指箭筒被繩索捆綁在一起,箭無法射出,引申為人的行為懶散、不積極,無法發揮實際作用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矰罻常用于形容人的工作態度不積極,不認真對待工作,沒有進取心和動力。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肯努力工作、消極怠工的人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矰罻的故事源于《史記·平津侯主父列傳》。故事中,主父列是秦朝的丞相,他非常勤奮盡職,但他的兒子主父偃卻懶散不思進取。主父列為了教育兒子,特意在家中建了一個箭筒,里面裝滿了弓箭,箭筒上用繩子綁得很牢固。主父列告訴兒子,只有解開繩子,才能取出箭來射出去。主父偃卻只是看著箭筒,卻沒有動手解繩。主父列看到后,就用這個故事來形容兒子的懶散行為,從而形成了成語矰罻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矰罻是一個四字成語,由“矰”和“罻”兩個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一直都是矰罻的狀態,從不主動出擊。
2. 這個員工工作態度矰罻,從不主動承擔責任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矰罻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箭筒被繩子捆綁在一起,箭無法射出,表示人的行為懶散、不積極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懶散、不積極的成語,例如“庸庸碌碌”、“懶散敷衍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學習矰罻,從不主動完成作業。
2. 初中生:他的態度矰罻,從不積極參與班級活動。
3. 高中生:他的學習態度矰罻,從不主動思考問題。
4. 大學生:他的就業觀念矰罻,從不主動尋找實習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