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(Idiom):刻不待時
發音(Pronunciation):kè bù dài shí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時間緊迫,不能耽擱,要立即行動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刻,指石刻,表示時間的流逝;不待時,指時間不等人。刻不待時意味著時間不會等待我們,我們應該抓住機會,及時行動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勸告、鼓勵他人行動,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,不要拖延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記載了春秋時期齊國的大臣田忌與趙國的名將孫臏的故事。當時田忌在與趙國的比賽中,他的馬匹明顯比對手的馬匹弱小。田忌想出了一個策略,將比賽分為三場,每場都用最強的馬對陣對手最弱的馬。通過這樣的方式,田忌在三場比賽中分別取得了勝利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策略,抓住時機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謂結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考試就要到了,你要刻不待時地復習。
2. 機會稍縱即逝,我們必須刻不待時地抓住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將“刻不待時”與時間的流逝聯系起來,想象一個正在流逝的鐘表或沙漏,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,抓住機會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其他與時間有關的成語,如“一日千里”、“日新月異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說考試快到了,我們要刻不待時地復習。
2. 初中生:放學后要參加社團活動,不能遲到,要刻不待時地趕過去。
3. 高中生:高考就要到了,我們要刻不待時地備戰。
4. 大學生:找工作不能拖延,要刻不待時地投遞簡歷。
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