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詞語解釋
fēn dào yáng biāo ㄈㄣ ㄉㄠˋ ㄧㄤˊ ㄅㄧㄠ分道揚鑣(分道揚鑣)
◎ 分道揚鑣 fēndào-yángbiāo
(1) [separate and go different ways] 揚鑣:驅馬前進
(2) 指分路而行
(3) 比喻志趣目的不同而分別行事
詞語解釋
fēn dào yáng biāo ㄈㄣ ㄉㄠˋ ㄧㄤˊ ㄅㄧㄠ分道揚鑣(分道揚鑣)
亦作“ 分路揚鑣 ”。 1.分道而行。《魏書·拓跋志傳》:“﹝ 拓跋志 ﹞與御史中尉 李彪 爭路…… 高祖 曰:‘ 洛陽 我之 豐 沛 ,自應分路揚鑣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’”《文明小史》第五五回:“吃了一頓中飯之后,各人穿各人的長衫,和 秦 王 二人分道揚鑣。” 蔡東藩 許廑父 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五九回:“除 唐督 留守外,第一軍總司令 蔡鍔 ,先向 四川 進發,第二軍總司令 李烈鈞 ,亦向 廣西 進發,分道揚鑣,為國效力去了。”
(2).才力相當,各有千秋。《南史·裴子野傳》:“ 蘭陵 蕭琛 言其評論可與《過秦》、《王命》分路揚鑣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兵部·武臣好文》:“時 汪太函 、 王弇州 ,并稱其文彩,遂儼然以風雅自命。幕客 郭造卿 輩,尊之為 元敬 詞宗先生,幾與縉紳分道揚鑣。” 清 王士禛 《古詩箋·凡例》:“ 明遠 篇體驚奇,在 延年 之上。 謝 之與 鮑 ,可謂分路揚鑣。”
(3).猶獨樹一幟,各行其是。《北史·文苑傳序》:“ 梁 自 大同 之后,雅道淪缺,漸乖典則,爭馳新巧。 簡文 、 湘東 啟其淫放, 徐陵 、 庾信 分路揚鑣。” 顧笑言 等《李宗仁歸來》第三章:“這一夜, 李宗仁 一直沒有合眼。他先是在屋中踱步,回憶著與 蔣介石 勾心斗角,屢屢遭到暗算的往事,一個與其分道揚鑣的腹案,漸漸形成。”
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:分道揚鑣
成語(Idiom):分道揚鑣
發音(Pronunciation):fēn dào yáng biāo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原本同路的人因為意見不合或目標不同而分道揚鑣,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成語“分道揚鑣”源自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。在楚漢戰爭中,楚軍將領項羽與劉邦結盟共同抗擊秦軍,但最終因為意見不合,項羽與劉邦分道揚鑣,各自成為獨立的勢力。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原本同路的人因為意見不合或目標不同而分離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合作關系的破裂、團隊分崩離析、朋友分道揚鑣等情況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據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記載,楚漢戰爭中,項羽與劉邦結盟共同抗擊秦軍。然而,隨著戰爭的進展,項羽與劉邦之間的矛盾逐漸加深,最終導致兩人分道揚鑣,各自成為獨立的勢力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成語“分道揚鑣”由四個漢字組成,分別是“分”、“道”、“揚”、“鑣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們原本是一對好朋友,但因為意見不合,最終分道揚鑣。
2. 這個團隊因為目標不同,最終分道揚鑣,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公司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分道揚鑣”拆分為“分道”和“揚鑣”兩部分記憶。其中,“分道”表示分離、分開的意思,“揚鑣”表示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。可以通過想象兩個人原本在同一條道路上走著,突然分開,各自揚起了自己的馬鑣,象征著分道揚鑣的意思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與“分道揚鑣”相關的成語,如“離群索居”、“分崩離析”等,可以幫助拓展對分離、分裂等情況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的朋友因為意見不合,最終分道揚鑣,不再一起玩了。
2. 初中生:這支樂隊原本是一起練習的,但因為各自音樂風格不同,最終分道揚鑣。
3. 高中生:他們原本是同一個研究團隊的成員,但因為研究方向不同,最終分道揚鑣,各自去了不同的實驗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