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則
基本解釋
(1).《禮記》篇名。內容為婦女在家庭內必須遵守的規范和準則。《禮記·內則》題注 孔穎達 疏:“ 鄭玄 目録云:‘名曰《內則》者,以其記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。此于《別録》屬子法。’以閨門之內,軌儀可則,故曰內則。”
(2).借指婦職、婦道。《后漢書·皇后紀序》:“所以能述宣陰化,修成內則,閨房肅雍,險謁不行也。” 唐 皮日休 《九夏歌·王夏》之四:“出有嘉謀,入有內則。” 明 李東陽 《封恭人黃氏墓志銘》:“嘉其世受文行,又美其內則之懿。”
成語(Idiom):內則
發音(Pronunciation):nèi zé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人內心深處的原則、準則或行為規范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內則是由“內”和“則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“內”意為內部、內心,而“則”表示規則、準則。內則指的是人內心深處的原則、準則或行為規范,是指導個人行為的內在規范和道德準則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內則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品德和道德修養。它強調的是一個人內心的準則和原則,對于個人的行為和決策起到指導作用。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自律能力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內則一詞最早出現在《禮記·大學》一書中,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之一。其中有一句話: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。”這句話強調了個人修養的重要性,其中的“修身”即指的是內在的道德修養和行為準則,也就是內則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內則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,沒有特定的結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品德高尚,一直秉持著自己的內則。
2. 在做決策時,他總是遵循著自己的內則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內則”與“內心的原則”聯系起來,將其視為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準則和規范。可以通過反復閱讀、使用和思考該成語,以及與相關的故事和例句結合,幫助記憶和理解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儒家文化和儒家經典,了解更多關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和道德準則。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內在修養和行為準則相關的成語,如“德行”、“修身養性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覺得內則就是要做一個好人,不做壞事。
2. 初中生:我們班的班長一直秉持著自己的內則,對大家都很關心。
3. 高中生:在面對誘惑時,我們要堅守自己的內則,不被外界影響。
4. 大學生:內則是指導我們行為和決策的準則,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。
5. 成年人: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,我們都應該遵循自己的內則,做出正確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