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七事變
基本解釋
◎ 七七事變 Qī-Qī Shìbiàn
[the July 7 Incident of 1937] 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的開始。1937年6月起,日本侵略軍在北平(今北京)西南宛平附近連續舉行挑釁性軍事演習。7月7日晚10時,日軍在北平近郊蘆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,詭稱一名士兵失蹤,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索。當地駐軍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。正交涉間,日軍竟炮轟宛平縣城,并向蘆溝橋進攻
英文翻譯
1.the July 7 Incident of 1937
詳細解釋
1937年7月7日, 日本 侵略軍突然向我 北平 (今 北京 )西南 蘆溝橋 駐軍發起進攻。我當地駐軍第二十九軍官兵,由于受到全國人民抗日高潮的影響,不顧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的命令,奮起抵抗。中國共產黨立即發表宣言,號召全面抗戰,從此中國人民進入了全面抗日戰爭時期。也叫“蘆溝橋事變”。 續范亭 《國難嚴重中紀念國慶》:“‘七七’事變, 華北 淪陷,束手無策,‘八一三’ 淞滬 之戰役,一敗之下,首都遷移,民心震動。”
成語(Idiom):七七事變
發音(Pronunciation):qī qī shì bià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七月七日發生的重大事件或變故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七七事變是指1937年7月7日,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北平(今北京)附近的盧溝橋發動的一次侵華戰爭。這次事件標志著中日全面戰爭的爆發,也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七七事變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重大事件或變故,尤其是指突發的沖突、戰爭或重大歷史事件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七七事變的起因是日本軍隊在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,而中國軍隊誤以為是日本軍隊的侵略行動,于是雙方發生了沖突。這次事件引發了中日全面戰爭,對中國和日本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七七事變是一個以數字“七”為核心的成語,表示一個具體的日期和事件。它的結構比較簡單明了,易于理解和記憶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生命中發生了一次七七事變,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。
2. 這個國家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七七事變,但人民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和歷史事件相關的記憶點來記憶七七事變這個成語,例如了解七七事變的背景和影響,或者將其與其他歷史事件進行對比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如果對七七事變感興趣,可以進一步了解中日戰爭的歷史背景、影響以及中國抗日戰爭的發展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在歷史課上學到了七七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。
2. 初中生:七七事變對中日兩國的關系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3. 高中生:我們應該銘記七七事變的歷史教訓,珍惜和平與友誼。
4. 大學生:七七事變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轉折點,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