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讬
基本解釋
見“ 支托 ”。
成語(Idiom):支讬
發音(Pronunciation):zhī lè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言語不準確、不明確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支讬一詞源于古代漢語,由“支”和“讬”兩個字組成。支表示言語,讬表示不準確、不明確。支讬形容人的言辭含糊、模棱兩可,缺乏明確的表達和觀點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支讬一詞多用于批評或諷刺他人言辭不明確、無法表達清楚的情況。可以用于日常生活、工作場合、學術研究等各個領域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支讬一詞最早出現在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一年》中的記載。當時,齊國的公子重耳在楚國投靠了楚莊王,并希望楚國能夠出兵幫助他收復齊國的統治權。楚莊王問公子重耳是否有把握,公子重耳回答說:“未能無有。”這個回答含糊不清,無法確定他是否有把握,因此楚莊王認為他的回答支讬,不愿意出兵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支讬是一個形容詞短語,由兩個漢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回答太支讬了,我完全聽不懂他到底想表達什么。
2. 這篇文章寫得太支讬了,不知道作者究竟在說什么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支讬記憶為“支持講話”,表示支持的言辭不明確、不準確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與言辭不準確相關的成語,如“模棱兩可”、“含糊其詞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6-12歲):他的回答支讬,老師聽不懂他在說什么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他的演講太支讬了,觀眾無法理解他的觀點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這篇文章寫得太支讬,讀者無法從中獲得有用的信息。
4. 大學生及以上(19歲及以上):他的辯論太支讬了,對方根本無法理解他的論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