愾然
成語(Idiom):愾然
發音(Pronunciation):kài rá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憤怒、怒氣沖沖的樣子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愾然是一個形容詞,用來形容人憤怒、怒氣沖沖的樣子。表達的是內心憤怒的情緒外露,面部表情、語言和行為都顯得激動、激烈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愾然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對不公平、不公正的待遇時表現出的憤怒和憤慨。可以用來形容個人、團體或社會對不公平現象的強烈不滿和抗議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愾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五年》中。故事講述了一個叫佗子的人,因為被人誣陷而被流放到外地。佗子在離開的時候,面無表情,沒有流露出任何憤怒的樣子。后來,有人問他為什么不表現出憤怒,佗子回答說:“愾之而不言,愾之而不發,愾之而不怒。”意思是憤怒之心不一定要通過言語或行為表達出來,內心的憤怒也可以通過沉默來表達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愾然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。其中,“愾”是形容詞,表示憤怒;“然”是副詞,表示樣子或狀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聽到那個消息后,愾然不已,當場爆發了。
2. 面對不公平的待遇,他忍無可忍,愾然而起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愾然”與“憤怒的樣子”進行聯想,想象一個人憤怒地張開嘴巴,臉上紅光滿面的樣子,這樣就可以記住“愾然”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憤怒相關的成語,如“怒發沖冠”、“憤世嫉俗”等,來拓展對這種情緒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7-12歲):老師給他打了錯的分數,他愾然不滿地向老師提出了抗議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面對不公平的評獎結果,他愾然離開了頒獎典禮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聽到學校取消了他們的畢業旅行,全班同學都愾然不已,紛紛表示抗議。
希望這份關于“愾然”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