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右派斗爭
基本解釋
1957年6月,因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乘中國共產黨開展整風運動之機,向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進行攻擊。為此,中共中央發出指示,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反右派斗爭,到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爭結束。但斗爭被嚴重地擴大化了。1978年,中共中央決定對被劃為“右派分子”的人進行全面復查,將錯劃的予以改正。
成語(Idiom):反右派斗爭
發音(Pronunciation):fǎn yòu pài dòu zhē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中國共產黨在1957年至1959年期間對右派分子進行的政治運動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反右派斗爭是指中國共產黨在1957年至1959年期間對右派分子進行的政治運動。該運動是對政治體制的一次重大調整,旨在清除反對共產黨領導的聲音,鞏固黨的權力。在這個運動中,許多知識分子和政治人物被指責為“右派”,受到批判和迫害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該成語主要用于描述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和政治運動,不常用于日常口語交流中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7年,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提出了進行“反右派斗爭”的口號。這個運動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持續進行,影響了中國社會和政治的發展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反右派斗爭由“反”、“右派”、“斗爭”三個詞組成,結構簡單明了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在中國的歷史上,反右派斗爭對于知識分子的影響是深遠的。
2. 這個時期的反右派斗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動蕩和變革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該成語的每個詞的發音和含義進行聯想,例如,“反”可以聯想為“反對”,“右派”可以聯想為政治派別,“斗爭”可以聯想為政治運動,以此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和發音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如果對中國歷史和政治感興趣,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“反右派斗爭”運動的詳細歷史背景和影響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爺爺告訴我,他年輕時親眼見過反右派斗爭的場景。
2. 初中生:老師講到了反右派斗爭,我覺得那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時期。
3. 高中生:我在歷史課上讀到了關于反右派斗爭的材料,對那個時期的政治運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