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君
基本解釋
(1).對一國之主的稱呼。《墨子·貴義》:“且主君亦嘗聞 湯 之説乎?”《史記·樗里子甘茂列傳》:“ 樂羊 再拜稽首曰:‘此非臣之功也,主君之力也。’” 唐 元結 《元謨》:“或曰公知圣人之道。天子聞之,咨而問焉。公謝曰:‘臣生自山野……主君所問,臣安能知?請説所聞,惟主君聽之。’” 唐 李商隱 《重有感》詩:“玉帳牙旗得上游,安危須共主君憂。”
(2).指諸侯互相聘問的主國之君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儀》:“賓繼主君,皆如主國之禮。”《禮記·聘義》:“使者聘而誤,主君弗親饗食也,所以愧厲之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來聘使者行聘之時禮有錯誤,則主國之君不親自饗食以接賓。”
(3).對卿大夫的稱呼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 齊侯 使 高張 來唁公,稱主君。” 杜預 注:“比公於大夫。” 元 楊梓 《豫讓吞炭》第一折:“﹝ 絺疵 云﹞某奉主人令,著我去請三家( 韓 、 魏 、 趙 )主君,來赴 蘭臺 之宴。”
(4).對一家之主的稱呼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風操》:“失教之家,閽寺無禮,或以主君寢食嗔怒,拒客未通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不能忘情吟》:“故 素 將去,其辭也苦;駱將去,其鳴也哀。此人之情也,馬之情也,豈主君獨無情哉?”
(5).對人的敬稱。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﹝ 韓王 ﹞曰:‘寡人雖不肖,必不能事 秦 。今主君( 蘇秦 )詔以 趙王 之教,敬奉社稷以從。’” 司馬貞 索隱:“禮,卿大夫稱主。今嘉 蘇子 合從諸侯,褒而美之,故稱曰主。”
(6).道家謂根本。《參同契》上篇:“應度育種,陰陽之原。寥廓恍惚,莫知其端。先迷失軌,后為主君。” 袁仁林 注:“倡先首動,則迷失柔順之軌;居后處靜,乃得陽之主也。”
成語(Idiom):主君(zhǔ jūn)
發音(Pronunciation):zhǔ jū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君主、國家的統治者。也用來比喻掌握實權、有支配地位的人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主君一詞源自古代中國的君主制度,原指國家的最高統治者。在現代漢語中,主君一詞也可用來比喻掌握實權、有支配地位的人。主君的地位高于一般人,擁有權力和掌控力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主君一詞常用于描述權力、統治和支配等方面的情況。可以用來形容政府領導人、企業老板、家庭中的父母等擁有決定權和掌控力的人。也可用來形容掌握某個團體、組織或機構的最高權力者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主君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。在封建社會中,君主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,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。因此,主君一詞被用來形容權力最高的人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君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,其中“主”是形容詞,表示最高的、重要的;“君”是名詞,表示統治者、領導者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在公司里是當之無愧的主君,決定著公司的發展方向。
2. 這位主君在政治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,是國家的核心決策者。
3. 父母是家庭中的主君,他們決定著家庭的規劃和發展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主君這個成語:
1. 將“主君”分解為兩個詞,記住“主”表示最高的、重要的,“君”表示統治者。
2. 將成語與具體的場景聯系起來,想象一個權力最高、掌控一切的人,就是主君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主君相關的成語,如“君子”、“君權”等。也可以學習中國歷史中的君主制度和權力結構,了解君主與臣民的關系以及君主的權力來源和行使方式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是我們學校的主君,她決定著我們的學習內容。
2. 初中生:班長是我們班級的主君,他負責管理和組織班級的各項活動。
3. 高中生:校長是我們學校的主君,他對學校的發展和管理負有重要責任。
4. 大學生:公司的CEO是公司的主君,他決定著公司的戰略和發展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