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侶
成語(Idiom):僧侶(sēng lǚ)
發音(Pronunciation):sēng lǚ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佛教中的僧人,也泛指修行者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僧侶一詞源于佛教,原指出家修行的僧人。在現代漢語中,僧侶泛指任何宗教或修行的人士,特指信仰佛教或修行佛法的人。僧侶通常以出家修行為主,放棄世俗生活,追求心靈的凈化和解脫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描述佛教寺廟中的僧人,或者泛指信仰佛教或從事修行的人。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專心致志、虔誠修行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佛教僧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佛教的傳入使得僧侶成為中國社會的一部分。佛教的傳播和僧侶的修行方式,使得僧侶成為一個值得尊重的職業群體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體詞為“僧侶”,沒有固定的搭配成語結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一直夢想成為一名僧侶,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寧靜。
2. 這座寺廟里住著許多虔誠的僧侶,他們每天早晚都會誦經念佛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成語“僧侶”:
將“僧侶”與佛教寺廟的形象聯系在一起,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座古老的寺廟中,看到許多虔誠的僧侶在修行。同時,可以使用閃光卡片或者制作成語卡片來復習和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
1. 了解中國佛教的歷史和文化。
2. 學習其他與佛教相關的成語和詞匯。
3. 閱讀相關的佛教故事和經文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6-12歲):我在寺廟里見到了許多僧侶,他們每天早上都會敲響大鐘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他的祖父是一位著名的僧侶,他從小就跟隨祖父學習佛法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他在大學期間參加了一次僧侶修行體驗活動,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