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色
基本解釋
◎ 正色 zhèngsè
(1) [normal color of skin]∶又稱“常色”。健康人面部色澤
(2) [pure colours]∶純正的顏色,指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等色
(3) [with a severe countenance]∶嚴肅的神色
正色痛斥
正色厲聲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近義詞
英文翻譯
1.[書] (純正的顏色) pure colours
2.(用嚴肅的神色) with a severe countenance
3.{中醫} normal colour of skin
詳細解釋
(1).指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五種純正的顏色。對間色而言。《禮記·玉藻》:“衣正色,裳閒色。” 孔穎達 疏引 皇侃 曰:“正謂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五方正色也。”《論語·陽貨》“惡紫之奪朱也” 何晏 集解引 漢 孔安國 曰:“朱,正色;紫,閒色之好者。” 宋 蘇軾 《五色菊贈朱遜之次韻》:“坤裳有正色,鞠衣亦令名。” 葉圣陶 《游臨潼》:“反正像作畫一樣,花無正色鳥無名,只要取個意思就成。”
(2).本來的顏色;真正的顏色。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天之蒼蒼,其正色邪?” 冰心 《往事(二)》:“流動的光輝之中,一切都失了正色:松林是一片濃黑的,天空是瑩白的,無邊的雪地,竟是淺藍色的了。”
(3).謂神色莊重、態度嚴肅。《書·畢命》:“弼亮四世,正色率下。”《公羊傳·桓公二年》:“ 孔父 正色而立於朝。”《漢書·敘傳下》:“ 寬 饒 正色,國之司直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》:“正色摧強御,剛腸嫉喔吚。” 茅盾 《霜葉紅似二月花》六:“ 恂如 正色答道:‘不是,當真不是。’”
(4).美色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 毛嬙 、 麗姬 ,人之所美也;魚見之深入,鳥見之高飛,麋鹿見之決驟,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!” 唐 白居易 《議婚》詩:“天下無正色,悅目即為姝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論語·季氏篇十二》:“乃揀美麗者斥為女戎,而取丑陋者以為正色。”
(5).謂正宗品種,純種。 唐 元稹 《進馬狀》:“伏以前件馬北方正色,東道奇蹤,調習多時,備諳材力。”
(6). 宋 時指交納的正宗賦稅。如谷、帛之類。 宋 蘇軾 《論河北京東盜賊狀》:“令三等已上人戶取便納見錢或正色。”
(7).指正生、正旦等主要的腳色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本末》:“選優,兩部秀者,以充正色;蠢者,以供雜腳。”
成語(Idiom):正色
發音(Pronunciation):zhèng sè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臉色嚴肅、表情莊重,表示態度堅決、認真嚴肅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正色是由“正”和“色”兩個詞組成的成語。“正”意為端正、正確,表示態度堅定;“色”意為臉色,表示表情莊重。正色一詞形容人的臉色嚴肅、表情莊重,通常用來表示人的態度堅決、認真嚴肅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正色一詞常用于形容正氣凜然、態度堅定的場景。比如,當一個人面對困難或挑戰時,他可以保持正色,表現出對問題的認真態度和堅決決心。正色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嚴肅的場合中,如會議、座談會或法庭上,保持莊重的表情和態度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正色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。相傳,明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李時中的官員,他在擔任官職期間,以正直、廉潔的形象著稱。有一次,他在聽到一位官員貪污受賄的消息后,立即面對這位官員,表現出嚴肅的臉色和堅決的態度。正色成語由此而來,成為形容人們正直、認真的一種表達方式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名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在面對挑戰時,他始終保持著正色,展現出堅定的決心。
2. 會議上,領導嚴肅地正色講話,讓大家感受到了問題的嚴重性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與“正直”這個詞進行聯想來記憶。正直表示一個人的品質端正、行為正確,而正色則表示一個人的臉色嚴肅、態度堅決。因此,可以將“正直”與“正色”進行聯想,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一些與正色相關的成語,如“正氣凜然”、“正直無私”等,進一步豐富對正色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嚴肅地正色說:“同學們,考試要認真復習,不要偷懶!”
2. 初中生:面對班級的困難,我們應該正色面對,共同努力解決。
3. 高中生:在高考前夕,老師正色地告訴我們:“這是你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,請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。”
4. 大學生:在面試時,我保持著正色,展現出自信和專業的態度。
通過以上學習指南,你可以全面了解“正色”這個詞語的含義、使用場景和記憶方法,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