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詞語解釋
kǒu zhū bǐ fá ㄎㄡˇ ㄓㄨ ㄅㄧˇ ㄈㄚˊ口誅筆伐(口誅筆伐)
◎ 口誅筆伐 kǒuzhū-bǐfá
[condemn both in speeches and in writings] 口頭譴責,筆端討伐
他捐廉棄恥,向權門把富貴貪求,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。隴上墦間識者羞。——明· 汪廷訥《三祝記》
詞語解釋
kǒu zhū bǐ fá ㄎㄡˇ ㄓㄨ ㄅㄧˇ ㄈㄚˊ口誅筆伐(口誅筆伐)
用言語或文字宣布、聲討敵對者的罪行。也用于譴責壞人壞事。 明 汪廷訥 《三祝記·同謫》:“他捐廉棄恥,向權門富貴貪求,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,隴上墦間識者羞。” 巴金 《軍長的心》:“你們作家用筆寫,我們用子彈、用手雷、用大炮寫。你口誅筆伐,我們奪取山頭。”
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:口誅筆伐
成語(Idiom):口誅筆伐
發音(Pronunciation):kǒu zhū bǐ fá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口頭上嚴厲批評,文字上嚴厲攻擊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口誅筆伐是指通過言辭或文字對人或事物進行嚴厲的批評和攻擊。口誅指的是口頭上的譴責和指責,筆伐指的是以文字進行嚴厲的攻擊和批評。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對人或事物進行口頭和文字上的猛烈抨擊,意味著對其進行嚴厲的批判和指責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口誅筆伐常常用于描述對某人或某事進行尖銳的批評和攻擊,常見于社交媒體、新聞評論、辯論等場合。它可以用來形容對不公正行為、錯誤觀點、不當行為等進行嚴厲的譴責和批評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記載了一個關于孔子的故事,成語“口誅筆伐”就源于這個故事。相傳,孔子曾經被一位名叫曾參的學生口頭上嚴厲批評,但孔子對此并沒有生氣,而是對曾參的批評進行了文字上的嚴厲攻擊。這個故事成為了“口誅筆伐”這個成語的來源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口誅筆伐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,其中“口”表示口頭上的批評, “誅”表示嚴厲的指責和譴責, “筆”表示文字上的攻擊和批評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在演講中對那位政治家進行了口誅筆伐。
2. 網友們紛紛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口誅筆伐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口誅筆伐”與對手進行嚴厲批評和攻擊的形象聯系起來。可以想象自己站在舞臺上,用口頭和文字的方式對對手進行嚴厲的批評和攻擊,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,如“出言不遜”、“言辭激烈”等,以豐富詞匯量和表達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小學生(8歲):我對我的朋友進行了口誅筆伐,因為他偷了我的鉛筆。
初中生(14歲):老師對我們進行了口誅筆伐,因為我們沒有完成作業。
高中生(17歲):他在社交媒體上對政府進行了口誅筆伐,因為他不滿政府的政策。
大學生(21歲):在辯論比賽中,我們對對方團隊進行了口誅筆伐,以爭取勝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