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動尊
基本解釋
(1).佛教語。即 不動明王 。亦泛指佛菩薩。因其不為生死、煩惱所動,世間所尊,故稱。 宋 葉夢得 《石林燕語》卷五:“官局正門里皆於中間用小木龕供佛,曰 不動尊佛 。” 宋 楊萬里 《宿孔鎮觀雨中蛛絲》詩之三:“空中仰面卻飛身,寂似 毘耶 不動尊。”
(2).銀錢的俗稱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人事》:“郎君家庫里許多青銅,教做不動尊,可惜爛了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仇大娘》:“夜與弟共發之,石池盈丈,滿中皆不動尊也。” 何垠 注:“不動尊,白鏹也。”
成語(Idiom):不動尊
發音(Pronunciation):bù dòng zū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人在某種情況下保持冷靜、不動聲色、不露痕跡的態度或行為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不動尊意味著在面對困境、壓力或誘惑時,保持冷靜、沉著和不被動搖的態度。這個成語強調的是人的內心力量和自律,表達了在逆境中保持鎮定和自信的能力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描述在困難、危險或緊張的情況下,人能夠保持鎮定和冷靜的態度。例如,在工作面試中,面試者可以通過保持冷靜的表現來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此外,在面對挑戰或困擾時,不動尊也可以用來鼓勵自己保持冷靜和勇敢面對困難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寺廟傳說。相傳有一位寺廟的主持受到了一位富商的賞識,富商贈送了一尊非常珍貴的佛像給寺廟。然而,這尊佛像非常重,無法移動。主持決定將佛像放置在原地,不再移動。這種堅定和不動的態度得到了佛祖的贊賞,佛像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。于是,人們開始用“不動尊”來形容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和堅定的人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成語“不動尊”由三個字組成,分別是“不動”和“尊”。其中,“不動”表示保持不動,不被動搖,“尊”表示尊重和崇敬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在面對困難時,他總是能夠保持不動尊的態度,從容應對。
2. 在比賽中,運動員需要保持不動尊的心態,才能發揮出最佳水平。
3. 老師告訴學生們,在考試的時候要保持不動尊的心態,不要被緊張和壓力影響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與“不動尊”相似的詞語或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。例如,可以將“不動尊”聯想為一座堅固的廟宇,在困境中保持不動和堅定的態度,就像廟宇一樣穩定不變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堅持、冷靜和自律有關的成語來擴展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。例如,“靜如處子,動如脫兔”、“泰山壓頂不彎腰”等都是與堅持和冷靜相關的成語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8歲):我在考試的時候要像不動尊一樣保持冷靜和自信。
2. 初中生(14歲):面對困難,我們要學會保持不動尊的態度,勇敢面對。
3. 高中生(17歲):在高考的時候,我要保持不動尊的心態,不被緊張和壓力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