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尉遲
基本解釋
稱 隋 代畫家 尉遲跋質 。 唐 張彥遠 《歷代名畫記·尉遲跋質》:“ 尉遲跋質 ……善畫外國及佛像。當時擅名,今謂之‘大尉遲’。”參見“ 小尉遲 ”。
成語(Idiom):大尉遲
發音(Pronunciation):dà wèi chí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做事情遲疑,拖延不決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大尉是軍銜的一種,遲指時間上的拖延。大尉遲形容做事情猶豫不決,拖延不前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時遲疑不前,拖延拖拖拉拉,不敢迅速行動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中記載了一個故事。戰國時期,齊國大將田忌與趙國大將孫臏賽馬,田忌的馬稍遜色。孫臏建議田忌先用最好的馬與孫臏的最差馬比賽,然后再用次好的馬與孫臏的次差馬比賽,最后再用最差的馬與孫臏的最好馬比賽。田忌照辦,最終贏得了比賽。后來,有人對此事評價說:“田忌的馬匹雖然遲疑,但戰勝了孫臏。”于是形成了成語“大尉遲”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語+謂語+賓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做事情總是大尉遲,很難做出決定。
2. 在關鍵時刻,不能大尉遲,要果斷行動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大尉遲”與“大姨媽遲”進行聯想,這樣可以讓記憶更加生動有趣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習其他與拖延、猶豫相關的成語,如“猶豫不決”、“猶豫不定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做作業總是大尉遲,拖到最后才開始做。
2. 初中生:面對選擇,我常常大尉遲,不知道該選哪個。
3. 高中生:考試前我總是大尉遲,不愿意開始復習。
4. 大學生:寫論文時,我總是大尉遲,最后趕在截止日期前才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