摶爐
成語(Idiom):摶爐(tuán lú)
發音(Pronunciation):tuán lú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人臨危不亂,處變不驚,意志堅定,能夠冷靜應對困難和逆境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摶爐源于《晉書·王導傳》:“導時年十四,以文學被世,為賓客所推,或夜宿爐中,火炎烈烈,而導坐如常。由是謂之摶爐。”這里的“摶爐”形容王導在爐火旁坐得像平常一樣,毫不動搖或慌張。后來,這個成語逐漸演變成形容人在困境中能夠保持冷靜和堅定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摶爐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和堅定的態度。可以用于贊美那些在逆境中能夠冷靜應對的人,也可以用于自我激勵,提醒自己在面對困難時要保持鎮定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摶爐的故事起源于晉朝時期的王導。王導年輕時就以才華出眾而被人推崇,有一次他在夜間住在爐火旁邊,火勢熊熊,但他坐得像平常一樣,毫不動搖。后來,人們就用“摶爐”來形容他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和堅定的態度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動詞+名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在面對挑戰時,他像摶爐一樣保持鎮定自若。
2. 她是一個摶爐的人,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夠堅持下去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摶爐”與想象中的火爐形象聯系在一起,形成記憶聯結。例如,想象自己坐在火爐旁邊,火勢熊熊,但自己卻能夠保持冷靜和堅定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了解王導的故事和他在晉朝的貢獻,深入探討他為什么能夠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和堅定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6-12歲):奶奶生病了,但我會像摶爐一樣堅強地照顧她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考試前我很緊張,但我要像摶爐一樣保持冷靜,做好準備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面對高考的壓力,我要像摶爐一樣堅定,不放棄努力。
4. 大學生及以上:在找工作的過程中,我要像摶爐一樣堅持,不怕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