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詞語解釋
sān fū zhī yán ㄙㄢ ㄈㄨ ㄓㄧ ㄧㄢˊ三夫之言
泛指經過多人傳播的流言。語本《戰國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 曾子 處 費 , 費 人有與 曾子 同名族者而殺人,人告 曾子 母曰:‘ 曾參 殺人。’ 曾子 母曰:‘吾子不殺人。’織自若。有頃焉,人又曰:‘ 曾參 殺人。’其母尚織自若。頃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 曾參 殺人。’其母懼,投杼踰墻而走。”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海內不知其過,眾庶未聞其毀,卒遇三夫之言,橫被誣罔之讒,家屬杜門,葬不歸墓,怨隙并興,宗親怖慄。”亦作“ 三夫之對 ”。《晉書·王濬傳》:“今臣之信行,未若 曾參 之著;而讒構沸騰,非徒三夫之對,外內扇助,為二五之應。”
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:三夫之言
成語(Idiom):三夫之言(sān fū zhī yán)
發音(Pronunciation):sān fū zhī yá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言辭恭謹、客氣虛偽,不敢直言直語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三夫之言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,其中“三夫”指的是三個丈夫。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言辭恭謹、客氣虛偽,不敢直言直語,像三個丈夫一樣彼此推諉、遮掩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人在言辭中過于謹慎、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批評。常見的使用場景包括工作環境中的領導與下屬之間、社交場合中的人際交往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據傳,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魏國。當時,魏國有三個官員,他們是臨淄君、趙勝、楊齊。這三個人都是魏國的重要官員,但他們之間并不和諧,彼此間有很多矛盾和爭斗。為了避免直接沖突,他們在言辭上互相推諉、遮掩,不敢直言直語。后來,人們就用“三夫之言”來形容這種言辭謹慎、客氣虛偽的情況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三夫之言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,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“三”、“夫”、“之言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在會議上總是三夫之言,不敢直接提出問題。
2. 領導對下屬的批評總是三夫之言,不敢直接指出問題所在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“三夫之言”與三個丈夫彼此推諉、遮掩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,如“兔死狐悲”、“虎頭蛇尾”等,以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讓我表揚同桌的作業,我不敢直接說,只好三夫之言地說了些客套話。
2. 初中生:班里的同學都知道他的缺點,但大家都三夫之言,不敢當面指出。
3. 高中生:面對社會的問題,我們不能三夫之言,要敢于發聲,表達自己的觀點。